【侨报网综合讯】中国多地数据显示,“90后”正在成为离婚群体的主力。三十而立变成“三十而离”,让人唏嘘不已。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提出备受关注的“离婚冷静期”。这会是阻遏离婚的一剂良药吗?

10年增长10倍,离婚人群年轻化

兰州市城关区婚姻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为办理离婚人员进行“预约离婚”备案登记。(图片来源:中新社)

北京《半月谈》杂志网站2月1日报道,洪洞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洪洞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就设在县城繁华地带的一处十字路口。登记处负责人贾奇英说,全县2010年办理离婚手续的100多对,2019年达到了1300对,10年间增长了10倍,而近几年里年轻人来离婚的现象十分突出,离婚人群显现出年轻化的特点。

“前些年是80后,这几年90后也加入了,婚后一两年就来办离婚,有的甚至频繁离婚。”贾奇英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对夫妻,大约二十七八岁,有过六七次婚姻登记记录,“电脑上一个界面都显示不完,还要翻页”。

事实上,“90后”离婚早已不是新鲜事。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曾有过统计,“90后”离婚数量已经占到全市总离婚人数的两成以上。湖北省十堰市民政局数据显示,在2019年离婚的夫妻中,35岁以下的占比达45%,最小年龄分别为22岁、21岁。

“90后”离婚人群中不乏“冲动离婚”。中部某市婚姻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有时候就看一对小夫妻一路吵着架过来,我们劝几句也就回去了,有的是结婚没几天就来离婚,我们也可能会编个谎,比如要下班了、系统坏了,让他们回去冷静冷静。”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袁玮骅认为,“90后”之所以成为近两年来离婚队伍中的主力军,原因之一是“90后”崇尚自由,对待婚姻较为任性、冲动。

“精神上、物质上未成年”是重要诱因

原本应当三十而立的“90后”,为何在组建家庭后又纷纷步入离婚轨道?这一现象背后,折射新一代年轻家庭普遍存在着“精神上、物质上未成年”的现象。

一份网络热传的“90后离婚的100个理由”帖子中可以看到,网民给出的离婚理由五花八门:嫁了个妈宝男,张口闭口“我妈说”;奉子成婚,婚后发现跟婆婆相处不来,老把饭嚼碎了喂我儿子;结婚买房都靠长辈的“六个钱包”,那不啥都得听他们的啊……

一位从事了30多年家事审判工作的法官介绍,近年来她经手处理的“90后”离婚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有父母因素在其中。“不少年轻人虽然成家了,但是仍然在精神上、物质上依赖原生家庭,容易被父母的意见左右,夫妻双方有了矛盾不是想办法与对方沟通,而是回家找妈妈,往往导致矛盾升级。”

与依赖原生家庭相伴随的,是责任感的缺失。不少夫妻婚后仍把自己当做父母的宝贝儿子、女儿,没有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感。

“精神上未成年”还表现在婚前。不少受访的“90后”离婚者表示,两人没有经过充分了解就被父母催婚走入婚姻,婚后生活出现各种矛盾,最后难以调和。

目前中国已有54.3%的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置了婚姻家庭辅导室,为当事人提供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危机处理等服务,但仍有不少地区未设立专门机构。有民政系统人士建议,可通过政策扶持、经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

婚恋观报告:超六成“90后”女为依靠依赖型

有人说最好的爱情就是两人相互依赖着爱在一起,但在现实中,许多人是依赖型,希望更多被照料,也有许多人是奉献型,愿意为最爱的人付出。

北京央广网报道,世纪佳缘日前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爱与哀愁之灵魂拷问》(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单身男性中绝大多数男性在感情关系中,希望另一半可以依靠自己。调查数据显示:八成人认为自己在恋爱中属于奉献付出型,仅有两成人认为自己是依靠依赖型;而单身女的自我感知则与男性存在显著差异,自认为奉献付出型和依靠依赖型的比例相近,差距不到10%,更多女性希望自己是被呵护被爱的那一个。

在不同年龄段当中,“90后”的依赖型占比最高,男性占近1/4,女性则超六成;随着年龄升高,女性奉献型的占比也上升;没有恋爱经历的男性中,依靠依赖型占比明显高于有恋爱经历的男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