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建设20个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实现60至70处大遗址对外开放;建设10至15处高水平遗址博物馆……中国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了该领域2021年至2025年的14项重点任务。《规划》中显示,中国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保护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后几年,中国陆续将有近70处大遗址有望对外开放。

2019年10月19日,展示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古都洛阳正式开馆。该馆系中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工作侧重点从保护转为利用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古遗址、古墓葬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文物的重要类型。2005年,相关部门共同正式启动了大遗址保护工程。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评定公布了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良渚、殷墟、老司城、元上都等7处大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发布的《规划》和过往有何不同?他指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侧重于解决保护问题。此次调整标题为《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更加关注利用工作。在基本原则中提出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等原则,明确了利用的方向和要求。

就此,《规划》提出了“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两项主要任务,并且吸纳已有经验做法,如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建设一流遗址博物馆、实施大遗址研学精品工程等,促进大遗址展示利用从强调开放数量,转变为重视开放服务质量和效果。

资料显示,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例如长城、大运河、圆明园等历史古迹都被归类为大遗址范畴。

大遗址数量排行榜:河南、陕西、山东列三甲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中,河南省以16处位居榜首,包括仰韶遗址、二里头遗址等;陕西以15处紧随其后,著名的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等都在其中;山东省以10处居第三,包括大汶口遗址、曲阜鲁国故城等。

相关负责人指出,在确定“十四五”时期大遗址时,重点考虑能够体现中华文明发展主线的重要古遗址古墓葬,及时增补重大考古新发现,确保大遗址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考核指标,如要建设20处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基础信息采集、出版20到30部重要大遗址考古报告、进一步实现60到70处大遗址对外开放、新增10到1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规划》还在考古研究、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提出定性要求,特别是针对预防性保护、权益分配、文物补偿等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倡导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试验和探索。

预计总体保护格局2025年基本成型

目前,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仍然存在深层次问题。《规划》指出,考古研究投入不平衡,整体基础依然薄弱;保护利用理论研究和科技引领不够,科研成果转化滞后;大遗址空间用途管制措施尚不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动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保护与展示利用模式相对单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园一策”尚未全面落实,大遗址“活起来”的办法不多、活力不够,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城乡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

而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要基本成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