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讯】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落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考古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此次成功申遗说明泉州作为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代表城市,其地位更加突出,中国海洋文明与其他中华文明一样,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遗存,加强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宏大而深远。

詹长法。(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中新网)

从秦汉时期开始,福建沿海城市一步步成为中国的海上走廊,泉州更是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今天,福建依然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省份之一,坐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詹长法介绍,泉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00多处,外来宗教文化与本土儒、释、道文化互相交融、相互吸收、和睦相处,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远在750多年前,泉州就早早迈入“全球化”时代,拥有高度发达的贸易网络和领先世界的“水陆物流系统”,成为“世界的橱窗”。

“此次泉州项目的成功,不仅具有文化历史意义,也定将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项目申报的定盘石。”詹长法说。

泉州六胜塔是商船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中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个大小岛屿,海洋文化遗产藏量丰富,价值重大,但现状却并不乐观。近年来,中国日益加大了对沿海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和支持力度,从单一的水下考古走向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从沿海走向远洋。詹长法指出,中国海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不仅包括海下的油气和矿藏等,海洋遗产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活动产生关联的沿海古村落、码头、古代港口遗迹、海洋贸易物品以及古代国家的海权海防意识等,都属于海洋文化遗产。

有西方观点认为,与西方海洋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内陆文明。但事实上,海洋文化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这点从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就不难看出。“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古代的航海业与航海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宋元时代进入全盛时期,当时的刺桐港(今福建泉州)已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更是达到中国航海的顶峰。”詹长法表示,不论是中国的海洋文明还是西方的海洋文明,都会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融。

“从事包括水下考古在内的海洋文化遗产研究,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对话有着深远作用。”詹长法举例说,南海的水下遗产是中国侨民历史迁徙、形成的记录和史证,加强此领域的研究将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民众建立起新的关联关系,促进、推动彼此间的文化认同。

“我们常讲‘人文铸魂’。没有人文,就没有灵魂;没有灵魂,就找不到彼此间的共同结合点。“詹长法认为,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海洋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合作,是增进彼此了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加深彼此间文化认同的一剂良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