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讯】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31日在中国福州闭幕,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入列《世界遗产名录》。上海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未来世界遗产必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讲述中国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美学观。

杜晓帆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担任文化遗产保护专员长达15年,亲身参与过诸多中国世界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图片来源:本人供图/中新网)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家,在杜晓帆看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的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

首先是对世界遗产价值体系的学习。上世纪80年代,刚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中国,对世遗体系的很多规则都不够了解,更多的是依据传统文物保护的思路尝试推进。中国拥有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四个“混合遗产”(自然与文化“双世遗”)。其中,“混合遗产”在当年的申遗过程却并不顺利。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自然和文化是割裂的,人创造的和自然的东西应该区别看待,而在东亚社会,特别是在中国讲求“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下,人们习惯于把自然和文化当成一件事去看待。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价值的冲突和理念的表达。1994年,《奈良真实性文件》的讨论与发布,正式将东方和西方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价值冲突推上了国际舞台。这场讨论,不仅让国际学界正视东亚木结构建筑与西方不同的材料属性,并且促使中国重新思考了传统观念与国际文件之间的深层关系,进一步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深入考虑了通过世界遗产体系来保护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初衷。

2000年,基于中国文物特点所制定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发布,既体现出中国文物保护工作与国际共识的接轨,也代表了一份扎根中国实践、彰显本土特色的宣言。

到了第三阶段,中国的探索开始对国际理念产生融合与推动作用。2011年,在对世界遗产类型深入研究后,中国第一次主动将杭州西湖申报为“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并顺利列入世遗名录。与1996年庐山国家公园被动申报为“文化景观”不同,西湖的申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关系,用国际化语言作了充分阐述,标志着民族精神与世界遗产话语体系的融合。

中国在数十年间探索活态遗产保护方法,所建立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名录制度,反过来推动了国际社会有关乡村遗产的实践与反思,从多个方面为国际组织制定全球“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方法作出了多维度贡献。

2020年6月13日,游客在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村参观游玩。(图片来源:中新社)

“世界遗产始终是中国向世界表达价值观,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舞台。”杜晓帆说,“过去,我们将申报的遗产地看作一个个独立项目,列入名录被看作是对遗产地价值的最高肯定。但未来,它们必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讲述中国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美学观。”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在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同时,英国“利物浦海上商城” 因已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而被除名。

航拍泉州六胜塔,该塔是商船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在杜晓帆看来,这“一进一出”是预料之中的。世界遗产有濒危名录,其中的一些世遗保护长期得不到改善。当国际社会对世遗的名头越来越关注,各国将其视为一种荣誉时,世遗的政治性就越来越强,有些国家甚至会采取外交手段来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议,导致委员会迟迟下不了除名的决心。

杜晓帆指出,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其实都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二者到底孰轻孰重,考验各方面的管理智慧。“中国泉州和英国利物浦的案例提醒人们,申报成功、列入名录不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结束,反而是真正的开始。” 杜晓帆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