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滚回中国去。”类似这样的言语在疫情暴发后总是能听见。

2月29日,民众在旧金山参加反歧视游行,反对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而歧视华裔的行为。(图片来源:中新社)

据生活科技信息杂志《Popular Science》报道,非营利权益组织“停止仇恨亚太裔”(Stop AAPI Hate)统计,疫情暴发后,从3月至6月,全美发生了针对亚裔的2100多起歧视事件。

这种仇恨犯罪,或者任何基于种族、宗教、性别和性取向的暴力行为,不会轻易被遗忘,可能会对目标人群造成慢性的长期心理健康影响。

美国的反亚裔仇恨有着很久远的历史,比如1882年的《法案》,比如曾将中国人称为“黄祸”。旧金山州立大学亚裔研究学教授拉塞尔·郑(Russell Jeung)对此说道:“纵观历史,卫生政策曾被用来隔离、排除、拘留和驱逐华人。而现在,这一幕又在重演。”

疫情中,又出现了类似“黄祸”这样的措辞,比如特朗普总统就多次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

很多关于仇恨犯罪的报道包含污言秽语、吼叫和种族主义称呼等。这些攻击不仅仅针对华人,还包括一些外表看起来跟华人很像的人。爱荷华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哈珀(Shannon Harper)表示:“我们把亚裔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由不同种族组成的一个群体,这让他们一直被视为局外人。”

仇恨犯罪对受害者的影响与其他暴力犯罪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很简单,它会带来一种无处不在的无助感。如果你是常规犯罪的受害者,比如某天晚上遭到抢劫,那么之后你可以改变活动轨迹或者出行方式来规避。但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往往无法通过改变行为来保护自己。

哈珀说:“与其他犯罪不同,仇恨犯罪的动机是受害者的特定特征,比如亚裔的外貌特征,而不是个人冲突或者挑衅。”因此,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可能会比其他犯罪受害者感到受伤更严重、更脆弱和更无助。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副助理主任克雷格-亨德森(Kellina Craig-Henderson)表示,仇恨犯罪可能还会引发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如失眠、孤立和情绪波动等。

这种感觉甚至可以蔓延至整个社区。亨德森说:“在一起仇恨犯罪事件出现后,可能会像社区里其他人传递出‘嘿,下一个就是你了’这样的信息。”过去几个月,美国心理健康协会(Mental Health America)宣布,使用焦虑筛查工具的人数增加了22%,而在亚裔群体中,这一增幅高达39%。

另外,亚裔群体中很多新出现的焦虑或者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很可能得不到治疗。根据2007年的一项研究,只有8.6%亚裔会寻求心理治疗,而这方面整体比例为18%。亚裔在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向亲朋好友求助,另外他们在医疗体系中也面临巨大的语言障碍。

鉴于疫情仍在美国肆虐,拉塞尔·郑表示,心理健康从业人员需要主动检查哪些边缘人群。不过同时,准确的仇恨犯罪报告和统计数据也很重要,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