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23天的长途旅行后,中国嫦娥五号终于完成探月任务,顺利返回地球。针对此次带回的2千克月球土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海内外科学家均可在符合样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开展研究。

工作人员对嫦娥五号返回器进行初步检查。(图片来源:新华社)

时隔44年,人类再次从月球带回土壤。对于中国人创造的成就,全球科学界都表示赞赏和祝福,中国官方也对未来的国际研究合作秉承开放态度。1978年,美中关系破冰之时,美方曾赠送1克月壤,供中国科学家研究。如今,两国关系陷入低谷中,美中两国此时是否还能合作研究这捧月土,也引来舆论猜测。

对于这一话题,坊间争论很多。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美国曾带回382千克月球土壤,还有必要再研究中国带回的这2千克样本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后,华盛顿大学麦克唐奈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布拉德·乔利夫在第一时间表示,这些样本的年龄将有助于填补大约30亿年前至10亿年前月球历史的知识空白。

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曾刊文表达同样观点,此前对美、苏获取月壤样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在35亿年前达到顶峰,然后减弱并停止。但对月球表面的观测发现,某些区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亿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岩,这与嫦娥五号着陆地区的年龄相仿。如果嫦娥五号采回的样本能够证实这段时间月球仍在活动,将改写月球的历史。

中国此次带回的月球土壤更“年轻”,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这本应是促成美中合作的积极因素,但在政治现实面前,多数人却显示不出足够的信心。

1978年,美国政府向中国赠送了重量仅为1克的月岩样品,其中的0.5克用于科学研究;而另外0.5克在北京天文馆展出。(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官方网站)

长时间以来,在航天领域,美国对华一直采取孤立战略。但是现实却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人开始建设自有空间站,并着陆月球背面,同时还在向火星进军……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动作表明,美方掐断给养的脱钩举动,不但没让中国因隔绝而窒息,反而让压力变动力,让中国人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跑越快。

显然,美国政府试图孤立中国航天的战略是错误的,这没有阻挡住中国的成长,还拖慢自己前进的脚步。近些年,NASA的太空探索计划长期资金不足,进展缓慢,太空运输曾一度依靠俄罗斯飞船。反倒是,以SpaceX为代表的私人商业公司异军突起,重新扛起美国航天重振荣光的大旗。

12月初,美国阿雷西博(Arecibo)望远镜还发生了坍塌事故,中国天眼(FAST)成为世界射电天文学领域内“唯一重器”。明年起,FAST将面向国际天文学家开放使用,外界评价此举彰显中国成为全球科研中心的愿景。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满怀偏见的孤立,实质上却是孤立自我,与其创造对手,不如结识伙伴。美中航天合作领域宽广,不仅仅限于一捧月土。在嫦娥五号探月之旅完成之后,弗吉尼亚大学米勒公共事务中心教授布朗特·沃马克撰文表示,宇宙中有足够空间可以容纳两座空间站,两者合作发展将更加有效。这正是对美中航天合作最好的诠释。(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