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讯】在1890年,俄勒冈州波特兰每10名居民中就有1人是华人,这使当地成为当时全美第二大华人聚居区。近日,波特兰河景公墓纪念堂(River View Cemetery Memorial Chapel)举行聚会,悼念埋葬在河景公墓的当地知名华人家族。两位华裔女性代表在此次悼念活动中发表演讲,听众由此了解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波特兰华人的移民历史。

根据英文媒体22日报道,此次活动于清明节(4月15日)前夕的周六(13日)举办,共50多名华人出席。

历史学博士詹妮弗·方(Jennifer Fang,音译)当日在孤独冷杉公墓(Lone Fir Cemetery)14区和河景公墓分别发表演讲,演讲主题为这两个公墓与波特兰华人社区的历史联系。

方在河景公墓说:“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华人开始在波特兰谋生,他们在这座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大型社区、企业,并在俄勒冈全州建立起社会联系。”

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孤独冷杉公墓。(图片来源:波特兰市政府官方网站)

陈氏家族(Chans)成员坐在纪念堂前排长椅上,聚精会神地听方讲述波特兰华裔移民史,其家族中许多人都葬于河景公墓。根据陈家成员说法,陈家是莫伊·杨(Moy Young,音译)的后裔。

陈氏家族资料显示,数千名华人曾在移民潮中抵达波特兰,包括商人莫伊·喻(Moy Yook,音译)与其妻。1866年,两人共同生育了女儿莫伊·杨——这是历史上首位被记录出生在波特兰的华裔女性。

方的演讲结束后,杨的玄孙女凯西·曼威尔(Cathy Manwell)向观众介绍了杨的生平与家族移民历史。曼威尔说,杨出生时波特兰对华人的政策与今天截然不同,那时华人备受歧视和排斥。1882年,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人抵美,杨那时年仅16岁。

根据曼威尔介绍,其祖辈在俄勒冈州毕生都面临种族歧视。比如,1892年《吉利法案》(Geary Act)规定,如果当地华人被当局发现未携带居住证,将面临最长一年的监禁。曼威尔说,其家族的历史照片揭示出祖辈着装的演变过程,他们当时明显面临被同化的压力。

随着时间推移,杨将其姓氏改为陈(Chan),其后人将陈姓沿用至今。

曼威尔说,20世纪20年代,陈氏三代人都搬入波特兰拉德社区(Ladd's Addition),这是该市最早允许华人拥有住房的社区之一。拉德社区对华人的包容性与该市其它社区的反华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这促使陈家在波特兰东南部定居,河景公墓于是成为他们的首选墓地。

100年来,已有26名陈氏家族成员在河景公墓长眠。曼威尔说,其家族现有256多位莫伊·杨的直系后裔,跨越七代人。她表示:“我的家族只是众多忍受(时代)磨难、持续发展、养育子嗣并逐渐繁荣的(移民)家庭之一……今天,随着大量移民不断涌入,铭记我们最初来自哪里十分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