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讯】“流浪气球”为美中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迷雾,何种大国外交政策才能令两国紧张局势缓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聚焦于政府决策时,人们常常忽略公众舆论在这一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任马克·伦纳德(Mark Leonard)24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Syndicate)刊文指出,以“气球”事件为例,美中关系不稳定的症结或在群氓外交(mob diplomacy)。文章摘译如下:

4日飘浮在大西洋上空的“气球”。(图片来源:美联社)

要理解当今的地缘政治动荡,我们必须将视野延伸至大国政府和高级战略家之外。正如最近中国“气球”事件所显示的那样,公众舆论正在大国外交中越来越多地占据主导地位,它正在引导国际关系偏离公开、坦诚的对话轨道。

健全的、前瞻性的外交政策仍然存在吗?上周,在与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政治家、外交官、情报人员和学者交谈时,我对此提出怀疑。

以美中关系为例。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副总理刘鹤在一次讲话中透露出美中紧张关系冰释的信号。在那之后,许多人希望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2月的访华之旅能进一步缓解局势,延续刘鹤与财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会谈,以及美中两国元首11月巴厘岛会晤所创造的友好氛围。

正因两国的竞争关系日益激烈,双方才急于为竞争设立上限,认识到需要进行更频繁的接触来防止误解或意外升级。但随后发生的“气球”事件终结了这一趋势:当高空“气球”在美国飘荡时,拜登政府试图保持镇定,但公众舆论很快影响到国家安全决策。

在电视、社交平台推特(Twitter)和其他媒体渠道上,拜登的批评者将他的克制解读为软弱。很快,布林肯推迟北京之行,美军在“气球”出现一周后将其击落,并相继击落另外3个不明物体——这些不明物均被认为是“无害的”。作为回应,中国国防官员据称拒绝接听五角大楼的电话。

实际上,美国并非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而采取上述行动。在任何一天,空中都会飘浮着成千上万只气球,而美国情报界一致认为,这些飞行物不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但拜登政府认为,有必要在美国公众面前表现出强大的姿态,与此同时,当下美中关系的基础相比此前更不稳固。

“气球”的坠落让人想起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对他在1920年代于缅甸射杀大象的沉痛描述。年轻的奥威尔手持步枪,被要求猎杀一头暴烈的大象。但他却发现,这头大象其实并无大害。尽管如此,为了在当地人面前表现出果断的形象,他依然举起了猎枪。

相比此前任何时候,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眼下亟需开诚布公地对话沟通,但“秀肌肉”令外交活动变得极其困难。在由推特和即时新闻驱动的媒体环境下,事态只会进一步升级。

这是一个全球现象。随着南亚、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们接入互联网,他们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迫使他们的政府将其观点纳入外交政策决策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