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近日宣布,该校“新冠资源中心”将于今年3月10日起停止搜集和报告新冠疫情数据。

中国留学生董恩盛(右)和杜鸿儒(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疫情追踪地图背后付出大量心血和劳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综合新华社、杭州天目新闻报道,消息传出后,社交平台上有人感谢该机构,尤其是该机构著名的疫情世界地图在过去3年里帮人们认识全球疫情形势提供的帮助。一名传染病学专家坦言,这个新冠疫情地图已经成为日常必看的项目,因为这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了解疫情的变化,一方面也是在见证历史。但也有人嘲笑该机构及其发布和更新的疫情世界地图,称这不过是一个“可笑的学生项目”。

该项目的创始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与系统工程系教授劳伦·加德纳表示,对于这个项目如今即将走向终点一事,她的心情是“苦乐参半”的,但她也表示,现在到了该翻篇的时候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则表示,该校将持续通过其他途径为人们提供疫情资讯。

2020年1月,加德纳和她来自中国,刚刚入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在读一年级博士生董恩盛、杜鸿儒制作了最初版本的“全球新冠地图”。董恩盛和杜鸿儒对新冠疫情的担忧和关注,早于大部分美国科学家。正是这样的专业敏感度和对疫情信息的敏感度叠加,使得他们较早意识到制作世界疫情地图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这份疫情地图更新数据的持续增加,加德纳的团队也从最开始的三个人,发展到包括本系其他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学院志愿者,再加上合作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一共有近50人的团队在对这样一个每天点击量超过10亿次的疫情地图进行维护。

随着地图在全球爆火,荣誉也向他们涌来:《时代》周刊将其列入“2020年最伟大的发明”;劳伦·加德纳跻身《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列,去年获得了生物医学界知名的拉斯克医学奖;董恩盛成为2022年度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获得者;团队还斩获了世界空间地理杰出成就奖(公共卫生领域)。

董恩盛表示,三年的运行中,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比如每半小时更新一次,每60分钟会在平台发布一次,数据更新非常频繁,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像以色列,最多的时候一天公布21次数据,究竟哪一次才能算为当天的最终数据?又比如美国,如果我们以美东的24点为标准算作一天,那么西部的夏威夷、阿拉斯加可能还没有发布当天的数据,这就不能成为美国一天的数据。”

他说,完全没有想过能做这么久,有些人现在可能觉得疫情并不是很严重了,他们偶尔会看一看我们的地图,惊讶地发现地图还在,就会觉得我们很厉害,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情。未来有可能会通过疫情地图再去拓展新的领域,比如将这一经验应用到其他传染病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