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原总理李克强于27日在上海逝世。2013年3月15日,57岁的李克强出任中国总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上任时最年轻的中国总理。在去年最后一次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曾用“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行不避险”总结自己的十年总理任期。

2022年3月11日,李克强最后一次出席总理记者会。(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中国政府网文字实录显示,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回忆起出任总理时召开的第一次总理记者会,也是在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当时他明确表明,要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这是我们政府的基本任务,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就是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李克强当时表示,本届政府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和困难叠加。说到最大的挑战,那还是新冠疫情及其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尽了最大努力。”

北京人民网曾用“务实”形容李克强的施政风格。

在首场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就展示了其“务实”的形象,如誓言要忠实人民,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务实改革信心;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约法三章”的反腐决心。

在上任后的新一届中国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强调,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勤政务实,杜绝假大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高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更不要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干工作,认认真真抓落实。

细数李克强就任中国总理以来的历次讲话:“简政放权”“合理区间”“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是其中最集中的关键词。还有许多先前从未听说过的提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

北京《新京报》2013年报道指出,他给民众留下的印象也是“低调务实、果断开明”。

主政河南期间,李克强“城镇化”的思路已经形成。他力主在这个农业大省,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化农民为市民,化农业文明为工业文明,化乡村社会为城市社会。他提出了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内需,而最大的内需就是大力推进相对滞后的城镇化”。

直到任内最后一次总理记者会,李克强仍在强调,会和同事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恪尽职守,用实干来践行承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