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等专家近日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到2035年的未来预期寿命预测:一项建模研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预测,到2035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将增长到81.3岁,将实现国家提高预期寿命的目标。

去年9月1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花岗镇老年大学,学员们在练习腰鼓。(图片来源:中新社)

北京市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最高

综合《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健康时报》2日报道,该研究分析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据,按照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相同的方法,使用了最大的流行病学和人口统计数据集来估计死亡率,预测了2035年中国及各省份的预期寿命。

研究结果预测,中国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将进一步增长,从2019年的77.7岁稳步上升,预计到2030年,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到2035年,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女性平均为85.1岁,男性平均为78.1岁。

从不同城市及性别来看,预计在2035年,北京市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最高,其次是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根据数据,北京市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90岁的概率将达到81%,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女性超过90岁的概率分别将达到78%、62%和54%。同时,预计在2035年,上海市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最高,超过80岁的概率将达到98%,北京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和福建省的男性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的概率也将超过50%。

女性和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差距增大

此外,中国女性和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差距,预计将从2019年的6.2岁增加到2035年的7.0岁。研究预测,到2035年,除西藏自治区、吉林省和贵州省外,其他所有省份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都将增加,且男性预期寿命预计将以比女性更快的速度增长。

研究中介绍,中国在改善健康方面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可能与生育率的下降和婴儿死亡率的降低有关,最近的增加可能也与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肿瘤死亡率的下降有关。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海洋表示,“居民期望寿命上升,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使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从1978年的2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已上升到2022年的3.69万元,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提高预期寿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质扩容,从新中国成立时的1万所增长到近100万所,带动国家医疗卫生建设水平提升。

此外,医疗健康方面的科技进步,使得很多人类过去无法应对的疾病正在被攻克,也有很多健康方面的认识误区被纠正,基因疗法等新的变革性疗法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预期寿命增长主要来源于65岁以上老年人

研究还发现,在大多数省份,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来源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与之相对应的,2022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现负值,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9%,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国该如何实现预期寿命目标?

“提高预期寿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当然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善、医学技术的进步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发力。”杨海洋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解决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健康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社会保障资金未来可能不足的问题,帮助居民尽可能地建立起正确的养老观念,号召民众做好收入支出的规划,利用个人养老金账户等手段做好准备;其次,要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特别是让年轻人重视健康,不要透支生命,养成有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