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近年来,中国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引发各界关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出台新举措,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未成年人在规定时间每日最多玩1小时网游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有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背景和要求,接受新华社专访。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014年9月12日,南京年轻人参加网络游戏大赛。(图片来源:中新社)

新规背后:家长反映之前限制较宽松,建议从严压缩

其中,关于“严格限制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时间”这一条尤其引发关注。上述负责人解释称,2019年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对此不少家长反映该标准仍较宽松,建议从严压缩。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需要,此次通知对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作出更加严格的限定,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休闲活动。

该负责人称,之所以留有少量时间向未成年人开放,主要是部分老师和家长反映,适度接触游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别是一些运动类游戏以及编程、象棋、围棋等游戏形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调研报告:有未成年人竟连续玩游戏长达38小时

中国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到了何种地步?《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8月9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布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本次调研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深度访谈了中国各地103位家长,并整理了49封家长来信。其中,83%的家长明确表示自己家孩子沉迷《王者荣耀》,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以男生居多,占到93%左右。这些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11岁,年龄最大的即将满18岁,以14~17岁的最多。

从父母的工作性质上来看,这些未成年人的父母工作多为“务工”,即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占比69%。

调研报告引用了家长们对孩子沉迷手游后生活状态的描述,总结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后果,触目惊心。

沉迷手游首先打乱了未成年人的作息和饮食规律。经过梳理后发现,约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个小时,其中8%的孩子超过15小时,已知连续玩游戏时间最长是38小时。

家长们反映,沉迷手游后的未成年人暴躁易怒,精神萎靡,对学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与身边同学的关系逐渐淡化,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

网民:短视频也该管管 媒体吁共建抵制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围栏

此次中国官方出台新措施,也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热议。有网民表示支持,称未成年人玩太长游戏确实不太好;有人称,能不能管管短视频,和游戏比起来,短视频才是真正的精神鸦片;有人建议,要防止部分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卖账号。

还有人调侃,那全红禅怎么办(编者注:14岁的东京奥运女子10米台跳水冠军全红婵透露自己喜欢吃鸡和王者荣耀,但限时间只能玩两盘)?

中新网刊发评论文章称,为何中国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游戏平台做好未成年人的游戏防沉迷工作?因为游戏不是人生,一旦做不好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对一代人的影响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文章称,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此前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在这背后,是一些游戏企业阴奉阳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非本人身份证号就给实名认证”“成人认证后的账号可轻易租借、买卖”“设置游戏情节吸引玩家长时间在线”等小把戏轮番上演。表面看,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技术存漏洞,实际还有游戏企业利益驱动。凭借游戏业务,一些企业收入就可动辄几百亿元,可见利益蛋糕之大。所以,抑制住游戏就是“现金奶牛”的企业经营冲动才是关键。

文章称,当然,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不能光靠监管部门或企业单打独斗,学校和家长也要加入,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共同建造抵制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围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