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福岛核事故过去10年,日本政府作出决定:把超100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日本政府为打消民众疑虑推出“萌萌的氚”动画宣传片,但网民没有被萌到,反而想起了“核恐惧”催生的经典银幕怪兽哥斯拉。专家们担忧放射性物质将对环境将带来深远影响,民众则关心眼前的问题:海鲜还能吃吗?

放射物“萌化” 对人无害?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日本经济新闻等多家日媒报道,根据日本政府披露的部分“排污入海”计划,经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将用2年时间做准备,然后开始向大海排放“经处理”的核废水。至于排放量,东电曾回应北京《新京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储水罐容量是137万吨,目前已处理125万吨核废水。

如何处理核废水?日本政府称,核废水在排放前须用100倍或更多的海水稀释,水中含氚量应降至日本国家标准值的约1/40,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标准的1/7(注:WHO标准为10000贝克勒尔/升)。

在宣布将“排污入海”当天(13日),日本副首相兼财务部长麻生太郎强调“含氚水”安全,称“喝了也没什么事”。

为打消民众对“含氚水”的疑虑,日本复兴厅还于13日发布了一部宣传短片,将氚拟化成可爱的“吉祥物”形象,强调其“自然无害”——短片称氚存在于雨水、海水、自来水和人类的身体中,会和水一起被排出人体,不会在人体内蓄积,而排向海洋后,海水中的含氚量基本等同于自来水中氚的浓度。

日本复兴厅13日发布短片,宣传称氚对人体无害。(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日本复兴厅发布的短片中,氚成了“萌物”。(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不过,很多日本民众对于“萌萌的氚”并不买账,比起吉祥物,更多人联想到的是日本经典银幕形象“哥斯拉”,这一怪兽就是受核试验影响而产生基因突变、从海底冒出摧毁了东京的巨型蜥蜴,其背后折射的正是曾遭核打击的日本深层次的“核恐惧”。中新网报道称,有网民吐槽称,此次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简直就是在书写“哥斯拉新起源故事”。

据悉,氚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又称超重氢,带有放射性,因毒性较低而被用于医疗等领域,如使用氚标记进行药物研究等。但由于其会被人体细胞用于代谢,造成直接的内照射,因此仍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美国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曾报道美能源部下属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2016年将氚用作混合燃料的试验,报道中提到研究人员采取了“非常谨慎的预防措施”以防氚进入相关设备的水体中,因为“氚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

核废水“养鱼” 你敢吃吗?

东电曾宣称,经其过滤的核废水已去除了锶、铯等高放射性物质,仅剩下相对难以去除且对人体危害较少的氚。但东电2018年曾承认,核废水中除了氚,也有其他放射性物质。而直到2020年8月,经“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设备处理后的核废水中,仍有73%含有超标的放射性元素,需进行二次处理。

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海洋研究机构、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研究员、海洋化学家肯·布塞勒(Ken Buesseler)博士告诉《新京报》,相比氚,锶、铯等放射性元素更容易与海洋生物结合,其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至于具体有何危害,北京《健康时报》援引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的分析称,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另据《科学》分析,放射性物质对人类的DNA有破坏性。《成都商报》也援引郑州大学教授李顺义的分析称,废水中放射性物质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

虽然学界不提倡“抛开剂量谈毒性”,但“放射性物质-海洋生物-人体”这个循环路径几乎无人否认。2018年曾有研究团队发现远离陆地的深海鱼体内存在塑料微粒,且检出率超70%,这足以说明人类社会活动的“副作用”已影响到地球每一个角落,且最终将“反馈”给人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