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所有中国人都希望“清北”能早日步入“世界一流”,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的梦想,但“自封的一流”,并没有给中国网民们带来兴奋。

由清华大学组织专家评估“双一流”建设周期效果,自评“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所引发的争议,截至发稿,仍在继续。

清华大学新闻稿。(图片来源:清华新闻网)

清华: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已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风波的起因源于清华自己发的一条新闻。

9月21日,清华新闻网发布消息称,18日上午,清华大学在主楼接待厅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以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为组长的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实施过程与建设方案高度符合。清华大学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报道称,在专家组评议环节中,与会专家对清华“双一流”建设工作和成果进行了咨询和评议,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了专家组一致意见:……2016年至2020年,清华大学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突出。清华大学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报道还提到,专家组认为,经过五年建设,清华大学在引领性、独特性和贡献度方面,展现了中国“双一流”建设新高度,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方面始终走在最前列,引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发展模式变革,贡献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旗帜作用。

胡锡进:涉嫌浮夸且轻率了

然而消息一经发出,就引发了舆论争议,很多人认为“自封”不对劲并表示“世界一流不是自封的”,但也有声音觉得中国高校不应“妄自菲薄”。

24日晚,北京《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发出了感慨,“最新风波出在清华大学身上,这尤其让人遗憾。”在他看来,有关清华的这次评估或许有模型内的一些数据支持,但该结论突破了中国知识界和舆论场的普遍认识,做此绝对结论并且这样对外发布至少是轻率的。这么重大的结论理应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论证。

胡锡进指出,这件事反映出,中国公众对涉嫌浮夸的任何表现都非常敏感、反感,所有有影响的机构都应汲取之前一些机构和人因浮夸而陷入舆论风暴的前车之鉴,树立谦虚求实的作风,避免栽跟头。

胡锡进微博。

教育部:和世界一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正如胡锡进所言,清华是中国的顶级名校,是知识界的重镇,人们对它在方方面面为全中国高校做出正面表率寄予很高期望。因此,这一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后,中国教育部很快便出来“纠偏”了。

据中新社报道,针对近期有说法称中国部分高校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24日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一流”建设首轮建设时间是从2016年到2020年,今年是首轮建设的收官期。最近一段时间,各有关高校按照相关要求,分别组织专家,对建设成效进行自评,因此现在主要是依托专家阶段性地进行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估。续梅解释称,根据“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个节点是到2020年,第二个节点是到2030年,第三个节点是到本世纪中叶,依据这三个大的节点设计了梯次性的目标。同时5年一轮,三个大的阶段当中又有很多轮次,现在是首轮刚刚接近尾声。

经过这5年的建设,我们也看到了相关的建设学校不断汇聚优质资源,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续梅说。“尤其是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艰巨的任务,所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续梅强调。

游客冒雨在清华大学校门外排队等候入校参观。(图片来源:中新社)

校内教师:自娱自乐

对于北京清华自评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官方持保留意见,连校内教师似乎也不以为然。

北京政治思想学者荣剑23日在推特(Twitter)分享中国各大学对于“双一流”建设评估结果,其中可见北京清华“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全面实现双一流建设近期目标”。荣剑并发言笑称,“北大肯定不服(清华)吧”。

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也在推特转发荣剑的发文,并留言称“自娱自乐,国际笑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