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启动排放核污染水入海的行动后,引起广泛热议,韩国部分民众担心食盐短缺,导致多地出现“抢盐潮”。对“囤盐”一向敏感的部分中国消费者也对此心存担忧,从而加入抢盐大军。

工人在天津长芦汉沽盐场堆放原盐。(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实际上,数据显示,在中国国内,光青海省察尔汗盐湖中的盐就至少可以供14亿中国人食用1000年,更不要说河南叶县可供全中国人吃3.3万年的岩盐储备。所以说,所谓食盐可能出现短缺、需要囤积的说法根本就是杞人忧天。

在“囤盐”一事上,中国人似乎格外敏感且积极。2003年非典时期,所谓碘盐有助于预防病毒的说法让人们抢盐。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泄漏事故,再次引发“抢盐潮”。没想到,12年过去,这一幕再次上演。也难怪会有人发出灵魂质问:“非典、2011年囤的盐吃完了吗?”

盲目跟风抢盐囤盐,不仅会伤害到自己的腰包,还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因为食盐本身只是一种“调味品”,一般人每天的摄入量其实并不多。这样的行为还非常容易引起其他人效仿,引发社会性恐慌。

当然,作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对于食盐的重视是应该的,因为担心食盐短缺而产生一定的紧张乃至焦虑的心态也可以理解。但是,越重视、越紧张,我们就越要理性且科学地看待这一问题。

从表面上看,“抢盐潮”的出现是民众对突发事件的一种“消极”应对;而往深层看,背后“推波助澜”的是来自网上的各种谣言。民众恐慌,担心没盐吃,因而用抢购这种“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对这种行为,我们虽然不支持但可以理解。而对各种背后煽风点火的谣言,则绝对要秉持“零容忍”的态度。

另外,出现“抢盐潮”,反映出的是公众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危机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及时公开信息,消除公众的疑虑,稳定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考虑到这种需求的客观存在,可以多释放出一些库存,保障人们有盐可买。

与此同时,民众自身也应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和冷静,科学对待。中国有句俗语叫“吃过的盐比吃过的饭还多”,通常用来形容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关于抢盐,中国人已经有了足够丰富的经验,吃了几堑也该长几智了,从今往后,就应该让“谣盐”止于智者。(张杨


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NOTICE:THE VIEWS EXPRESSED BY CONTRIBUTORS ARE THEIR OWN AND NOT THE VIEW OF THE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