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国防疫“新十条”的推出,很多新冠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选择居家康复,更多人还在社交网站上晒起了自己的抗疫“攻略”。

图为3月29日,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线上,工作人员监测封装生产线。(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首都医科大校长饶毅到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从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到大陆演员张歆艺等,纷纷公开谈自己的抗阳经历。这些公众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普通民众也分享患病过程,并颇为自豪地为大家支招。

关于抗阳的段子更是满天飞,“通过‘阳’观察三个城市的特质——广州:安静地‘阳’;上海‘阳’不‘阳’是我的隐私;北京:太牛啦我‘阳’啦。”“一觉醒来,发现朋友圈里全是神雕大侠——杨过(阳过),杨康(阳康),王重阳(多次阳)”“问一位门诊医生阳了是什么症状,他说99%都是先发朋友圈”......有人表示,看完这些段子,病就好了一半。

犹记得,新冠疫情刚暴发时,一个个凋零的生命让人们谈“冠”色变,甚至后来还出现过武汉人在外地被歧视、方舱志愿者新冠康复后找几十份工作被拒、援郑志愿者返乡隔离后被骂“把病毒带回广州”等让人寒心的新闻。在三年的抗疫持久战中,新冠病毒经历了从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到奥密克戎的多轮变异,虽然传染性增强,但致死率和重症率大大减弱,人们对新冠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新冠疫苗、新冠口服药等抗疫工具的丰富,也增强了安全感。而随着身边越来越多人感染并自行康复,人们慢慢完成了从“我阳了,我完了”到“我阳了,我骄傲”的心理转变。中招了也没什么,虽然要烧几天、咳几天,但这么多人都过来了,所谓的“病耻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如何在互帮互助中尽早度过难关才是正经事,甚至还有“早阳早自由”的解脱感。

新冠不仅是一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生理病毒,也是一种会导致社会性恐慌的心理病毒,甚至因为对它的错误认知带来的次生灾害比患病本身更严重。这点,想必此前因“中国病毒论”的误导遭遇无辜谩骂殴打的海外华侨华人更是感同身受。当然,对于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们从恐惧、到了解、到接受,再到能以轻松的心态去调侃它,也是一个合理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专家的科普、熟人的开解,甚至需要自己患病一次才能完成彻底的和解。不管怎样,乐见越来越多感染者现身说法,这何尝不是一种守望相助呢?(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