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限电对很多中国人而言早已是很遥远的词汇,然而近日从中国东南到东北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停电限电现象,尤其东北地区不仅一些企业、厂矿生产受到影响,很多居民日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困扰,甚至已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辽宁省一家企业便因停电导致高炉煤气泄漏,20多人紧急送医。

自历史车轮驶进工业文明后,人类生活便与“电”紧紧绑在了一起。对现代人而言,没电绝不仅仅意味着黑暗,更意味着整个社会停摆。工厂的机器停止运转了,家庭和企业的网络中断了,热水器电饭煲罢工了,交通信号灯不变色引发大拥堵,不少社区或街道停电数十小时……这次东北停电带给当地民众生活以及生产经营的冲击显然是巨大的。

东北限电停电主要原因是电力缺口太大。导致电力荒的原因,既有需求的增加,更有供给端的不足。需求端增加主要是指随着天气转凉而供暖季未到,东北地区很多家庭开始使用空调、电热毯等方式取暖。此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良好,经济复苏逐渐回归正常,东北地区商业用电量也居高不下。辽宁省数据显示,全省2021年前8月用电量便同比增长9.47%。供给端不足主要是受减排战略、煤炭价格、煤炭紧缺等因素影响,煤炭发电量较往年有下降。不过,这不应该是东北居民家里“黑灯瞎火”的理由。

图为一名电力工人在工作中。(图片来源:中新社)

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光能和风能。光照方面,东北属于光伏辐照的二类地区,拥有很多地方不具备的光照时间;风能方面,黑龙江是东北地区风能资源最丰高的省份,该省2/3以上的区域属于风能资源较丰富区。近年,东北不少城市也在探路新能源发展,但由于几十年来对资源型工业发展模式比较倚重等原因,新能源发电至今占比依旧较低。一旦煤炭电力供给吃紧,新能源却不能及时补缺,电荒就不可避免。

东北很多居民用电受影响,也说明一些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缺乏科技化、精细化、前瞻化思维。绿色能源转型的确需要一段时间,但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手段,或提前对现有城市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或精准调配地区、产业间的电力利用,在电力告急之时至少可最大化节约非必要电力耗损,进而为居民生活用电留下更多腾挪空间,或者确保对居民社区或街道间有序更替供电。

虽然停电限电不再像20多年前那般常见,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能容忍断电。现实中,中国城市建设、改造中的停电也偶有发生,民众也常常能给予极大理解。对于这次停电,不少东北民众却怨声载道,究其原委,这次停电毫无征兆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一些部门的回应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缺乏温情。这说明个别地方政府与中国民众“打交道”时的方式依旧过于“粗线条”,或者依旧未能掌握与民众沟通交流的技巧,进而引发了不必要的误解。

停电限电是一门“大学问”,也要讲科学部署、精细安排、未雨绸缪,任何时候不能“急踩刹车”,必须考虑“乘客们”的感受。(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