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9月16日社论】最近,中国楼市有些魔幻。一方面,各地调控措施层层加码,限售、限购、堵住离婚买房的漏洞,收紧房地产贷款、打压经营贷流入楼市;学区房炒作受控,二手房也有了指导价。这些调控政策指向的终点都是同一个:不让房价继续猛涨,这也是过去数年中国楼市调控的主线。

但与此同时,“限跌令”开始重出江湖。一些三四线城市政府开始头疼房价下跌过快,纷纷出台逆向调控措施。据统计,今年7月底以来,山东菏泽、湖南岳阳、云南昆明、河北唐山、辽宁沈阳、江苏江阴、湖南株洲等地,纷纷针对开发商降价等问题,出台政策或约谈了相关企业。有人哀叹:好不容易盼到房价下跌,为何政府还要拦着不让跌?限涨又限跌,中国楼市这是要闹哪样?

山西省太原市一座新落成摩天大楼窗外的城市景观。(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事实上,“冰火两重天”正是当下中国楼市的真实写照。一边是一二线城市供需两旺,今年年初,一些地方上演新楼盘摇号潮,以深圳为代表的热点城市买房还得靠“抢”,爆款楼盘人山人海,甚至出现上万人摇号买房的火爆场面。经过一系列调控组合拳,过热势头才被遏制。

另一边则是三四线城市因住房供应量过大,房价出现较强下行冲动。加上部分房企回笼资金压力加大,希望通过打折促销尽快回款,导致房价出现暴跌苗头。这会给楼市带来一系列风险:此前购房的业主不满降价要求退款,甚至出现过度维权;一些炒房客违约,影响金融稳定;一个楼盘降价,其他也跟着降价,造成相互“踩踏”……在此情形下,政府确有出手干预的必要。

经过多年持续高歌猛进,今天的中国房地产业体量巨大,在中国经济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房价“维稳”重要性凸显。房价猛涨要不得,高企的房价不仅会让民怨沸腾,还会让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房价猛跌也不行,中国家庭的财富与房地产深度捆绑,辛辛苦苦赚钱买房,谁都不希望一夜缩水,更何况还有前文中提到的一系列恶果。

因此,中国楼市调控的主基调是“稳”。大涨不是稳,大跌也不是稳。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大起大落。调控不再是一刀切,而是要因城施策,走向精细化。可以预见,限涨又限跌的“双向调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常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楼市成为死板一块,房价在一定范围内的小幅涨跌都是正常现象,政府防范的是市场剧烈波动,而并非要把楼市彻底管死。

目前,中国楼市调控进入了关键时期。据统计,今年以来调控累计突破400次,月均超过50次,刷新历史记录。在这样的持续高压调控下,房地产企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最引人关注的是昔日明星房地产企业恒大近日深陷债务危机,此前多个出台“限跌令”的城市,都有恒大地产布局。前段时间市场传闻恒大降价卖房,折扣达到7折。而“限跌令”出台意味着恒大试图通过“降价回现”提高现金流的自救行动失败。

深陷财务泥潭的恒大正在破产的边缘徘徊。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约2万亿元人民币,一旦轰然倒下,有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的大震荡。据媒体统计,陷入困境的房企不止恒大一家,截至9月5日,中国已有274家房企发布破产文书,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倒闭,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可想而知。

中国金融监管领域最高级别的官员、央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半年内三次对房地产市场严厉表态,称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最大的灰犀牛。中国必须要挤掉房地产泡沫,但在这个过程中,要“稳”字当头,要有序出清,防止房价暴涨暴跌。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选择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结果坠入了失落的二十年,从此经济低迷、不良高企、居民财富缩水、长期通缩。中国需引为前车之鉴,在挤泡沫的同时,确保中国楼市平稳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