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7月2日时评】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6月30日宣布秋季学期计划,并公布国际学生可以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当地大学暂时学习。所有中国公民和持有中国绿卡的国际学生由于疫情无法返校,可以申请入读包括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7所中国大陆高校,先完成中国国内大学一到两门的课程,然后完成康奈尔大学12-15个学分的网络课程。

2017年6月8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毕业生着学位服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新社)

病毒不留情面,求学之路中断,身体进退两难,心里有苦难言……新冠疫情大流行,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在这次地球“急刹车”中,留学生群体无疑是受伤最严重的群体之一。更何况,海外疫情还在呈现恶化之势,渴望重返校园的小小愿望,却成了压在很多人胸口一块大石,越来越重。

特殊时期还需特殊应对,康奈尔大学此次推出的措施,虽是权宜之计,但总算让人看到了希望,对于留学生来说,确实也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根据康奈尔发布的信息,异地开学并非是换个地方上网课。以北大为例,根据达成的合作协议,康奈尔的国际生统一住宿在北大附近的酒店,可享受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北大学生设施,还可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比起单纯待在家里对着屏幕上网课,这种身处大学校园的体验,无疑更接近留学生的心理预期。

困难拦住了去路,然而现实仍会推着人往前走,映射到当下的美中关系,也是这个道理。在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两国高校依然选择积极合作,摒弃政治考量,只为最大程度保障留学生的利益,急人之所需,解燃眉之急。

美中政治层面的冲突,无法掩盖经贸合作上的共同利益,也掐不死民间渠道的交流意愿。尤其值得看到的是,虽然遭受了美方的各种指责攻击,但中国政府也只是把矛盾源头指向美国个别政客,从来没有将仇恨引向美国的企业和人民,始终秉持“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的理念,把其作为解决两国矛盾的根本工具。

虽然中美在很多问题上分歧巨大,但这并不妨碍美国人戴上中国产的口罩、骑上中国产的自行车,也不妨碍中国人用着美国品牌手机、喝着美国品牌咖啡。在政治乌云笼罩下,美中民间交流合作一直在释放暖意。“去不了康奈尔,那就先上北大”,类似这种维护两国人民共同利益举动,不应再接受政治偏见的拷问,值得人们去共同努力做好,为解决问题矛盾,找到一条积极的出路。(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