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北京时间24日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11月钟国累计进口大豆9280万吨,全年很可能突破1亿吨;当前全球大豆产需平衡略偏紧,后期价格主要看南美主产区天气,预计仍将高位运行。

图为爱荷华州大西洋镇,联合收割机在一家农场里收割大豆。(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中国累计进口大豆有望突破1亿吨

唐珂表示,大豆近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大豆市场形势主要是从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两个方面看。

唐珂指出,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满足食用植物油和豆粕饲料的需求。榨油之后的豆粕主要用于饲料,满足动物蛋白摄入的需要。今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9280万吨,全年很可能突破1亿吨,豆油、豆粕供给是有保障的。下半年以来,由于美国大豆主产区遭遇不利天气、产量及库存预期下调,南美大豆产区仍偏干旱、播种受到一定影响,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中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升。

11月份,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每斤1.91元(人民币,下同),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同比高17%。当前全球大豆产需平衡略偏紧,后期价格主要看南美主产区天气,预计仍将高位运行。

中国国产大豆以食用为主,市场运行相对独立。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中国大豆产量392亿斤,比上年增加30亿斤,增长8.3%,继续恢复性增长。受食用需求拉动,今年以来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高,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向好。

大豆价格上涨是否会影响饲料生产?唐珂称,进口大豆榨油后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饲料缺口还可以通过国际、中国国内两个市场资源调剂来解决,包括玉米及大麦、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应该说,多措并举是能解决我们饲料粮供给问题的。

美对华大豆出口增加

从中国进口大豆的供应来源来看,美国、巴西以及阿根廷则占据了主要份额。数据显示,仅在今年10月份,中国就从美国采购了340万吨大豆,同比大增近200%。此外,部分中国买家还提前锁定了明年美国大豆的供货,美国已经收获12.6万吨来自2021-22销售年度的中国大豆订单。

美国农业部17日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2月10日当周,美国2020/2021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92.23万吨,较前一周增加62%,较前四周均值增加20%,市场此前预估为净增40万至90万吨。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销售净增91.97万吨。

作为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一部分,中国承诺每年从美国进口365亿美元的农产品。据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称,中国今年自美国进口大豆可能达到约4000万吨的水平。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这比经贸协议对比基线年份2017年的水平高25%左右,比2016年创下的纪录高约10%。

而得益于中国等国对大豆的旺盛需求,美国大豆的价格也在近段时间里重启涨势,导致中国购买美豆的成本增加。

那么,在美豆价格疯涨之下,明年我国还会继续购买“高价美豆”吗?此前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表示,2021年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将继续强劲,且在中美农产品贸易协议的助推下,中国很有可能还会增加对美豆的购买。

中国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市场运行基本正常

此外,在24日的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友权表示,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全年粮食面积达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扭转了连续4年下滑的势头,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连续6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三季粮食季季增产,夏粮、早稻、秋粮分别增产24.2亿斤、20.6亿斤、67.6亿斤。四大作物“三增一平”。稻谷、小麦、大豆分别增产45亿斤、13亿斤和30亿斤,玉米产量持平略减,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粮食连年丰收,今年又高位增产,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80公斤左右,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小麦两大口粮产需平衡有余,库存充裕,尽管玉米产量持平略减,加上各方面的库存,供需也基本平衡。所以“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有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