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阿波。 (维基词典图)

乔治·阿波。 (维基词典图)

  ■侨报记者 林菁

  1859年3月8日,纽约仍是春寒料峭,一桩发生在曼哈顿下城的凶杀案惊动了全市,一个华人男子持刀捅死了其爱尔兰女房东,那时候纽约只有很少的华人,这个叫阿波的华人茶商英文流利,举止西化,娶了了爱尔兰太太,可能是纽约最有名气的华人,却一夜间成为杀人凶嫌,且竟然杀死的是一个白人,一下子触发众怒,上千人围在他家门口叫嚣着把他绞死。

  阿波的英文名叫Quimpo Appo,因此这起谋杀案,英文报纸和历史书里都有不少有关他的记录,更具传奇色彩的是,阿波的混血儿子乔治·阿波(George Appo)后来也成为黑道上一个名气响当当的人物,历史学家Timothy Gilfoyle为他写了本传记,叫《扒手传奇》(A Pickpocket’s Tale),书中详细记载了阿波父子跌宕起伏的一生。

历史著作《扒手传奇》封面。
历史著作《扒手传奇》封面。

  早期美国华人绝大部分来自广东台山,阿波却是宁波人,关于他如何来到美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在中国犯了罪,逃到美国来,也有的说他在一艘美国远洋轮船上当厨师,到美国后留了下来。

  阿波在加州淘金热潮开始之前就已经来到了美国,1847年他落脚于旧金山,从事茶叶生意。据其儿子讲述,阿波后来也加入淘金大潮,并且幸运地掘到金矿,赚了人生第一桶金。在暴力频发的矿场,钱财容易招惹横祸,有一次阿波和另一个华人睡在帐篷里,劫匪闯进来打劫,同伴遭击毙,阿波逃过一劫,一直从加州跑到东部康州,在康州定居下来,娶了个爱尔兰姑娘,于1856年国庆日生了个儿子,阿波很自豪地为儿子取名为“乔治·华盛顿·阿波”。

  阿波在纽约市唐人街之外的地方开了间茶叶店,与他打交道的美国人都对他印象深刻,描述他长相好看,英文说得流利,人很精明,能说会道,且是一名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

  据说阿波很爱他妻子,但很不满意妻子酗酒,两人经常吵架,案发当天晚上8点半,阿波回到家又跟妻子吵起来,爱尔兰女房东和另外两个爱尔兰女房客过来劝架,据称阿波拿棍子打妻子,女房东过去劝架而跟阿波扭打起来,女房东抓起一把熨斗往阿波砸去,阿波被激怒了,拿起刀子刺回去,女房东当场毙命。

  一个华人捅死一个爱尔兰人,这起凶杀案在全纽约引起轰动,上千民众怒气冲冲围堵阿波,要把他绞死,幸亏警察在场把人群驱散。阿波被控杀人罪,陪审团用了不到一小时就定他罪成,法官更是处以重罚,判他死刑。当时极少有人被判死刑,阿波立刻掉下眼泪。

  不过,尽管作为华人势单力薄,仍有不少人同情阿波,并愿意上庭作证陈述命案发生的来龙去脉,希望阿波获得轻判。当时一个很有名的白人律师替阿波上诉,辩称阿波出于自卫和一时冲动酿成悲剧,请法官给予翻案。但上诉失败了,阿波难逃一死。但支持者的求情请愿为阿波争取到了州长的赦免,1860年州长赦他免死,改为服刑10年。

  这起谋杀是阿波人生的转折点,他从监狱释放出来后,不断地卷入各种打架殴斗中,又进监狱坐牢,后来又送去精神病院,在那里走完他的余生。

  两三岁的小阿波懵懵懂懂地看着父亲被关进牢里,从此似乎注定了他的一生也将像父亲一样崎岖不平。不久,小阿波的母亲死于一次事故,他被托付给亲戚照顾,住在贫民窟五点区,在父母缺席的环境中成长,小阿波没上学,小时候当报童,但很快就误入歧途,跟一帮不良少年偷东西,成为一个专业扒手,因为混血儿长相,他很容易辨认,这对他干的行当是不利因素。

  据同时代人描述,乔治长得英俊,人非常聪明,也很遵守黑道的潜规则,平日他游手好闲,在鸦片馆抽烟,花到没钱了就去偷,混入人群中偷钱包,手法极为灵敏,因此常常得手,一次出动能偷到几百块钱,相当于一个工人的年薪。

  他的娴熟技能获得黑社会大佬的赏识,他们请他加入假钱诈骗行当,小阿波凭着机巧圆滑的本事,常常让受骗者上钩,但在一次交易中出了问题,受骗者识破阴谋后朝小阿波开枪,小阿波因此瞎了一只眼睛。

  最让小阿波出风头的是,美国国会议员对纽约警察腐败进行调查,让小阿波去作证讲述假钱欺诈,小阿波讲出了他所了解的内幕,在报纸上广为报道。

  小阿波从年轻时便频繁进出监狱,他多次想自杀,但都未能如愿,放出监狱时他想改过自新,但每次都又回去做老本行,由于他在国会作证,招惹黑道的怨恨,因此日子很不好过,一生中很多时间被关在监牢里。他的父亲阿波也是监狱常客,有一次父子竟然在监狱里相遇。

  小阿波在狱中学会了写字,他写了一篇传记,历史学家Timothy Gilfoyle以之为主线,撰写了小阿波的一生及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司法系统、黑社会,小阿波成为19世纪纽约底层社会一个缩影。

  老阿波晚年死于精神病院,小阿波后来金盆洗手重新做人,70多岁时在纽约一家医院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