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将于北京时间16日凌晨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14日下午,此次出征的航天员名单公布,王亚平将成为首位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她此前透露,答应了5岁的女儿,为她和同学们“摘星星回来”。

身体素质及个人意志均表现突出

此次上天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3名航天员前往中国空间站,在太空生活工作6个月。这将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纪录,也预示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轮换成为常态。

女航天员王亚平受到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公开资料显示,王亚平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10年5月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王亚平曾搭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任务期间,她在指令长聂海胜和摄像师张晓光的协助下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而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她将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中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中国首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据《山东商报》报道,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在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王亚平所在小学的体育老师王智兴介绍称,王亚平身体素质相当好,是“天生的体育能手”。

此前是飞行员的王亚平如何走上了航天路?据她自己回忆:“2009年,我当时在飞行部队,有一天接到第二批航天员选拔的通知,我马上就报名了。最开始的时候,家人觉得航天员太危险,是不同意的。记得我父亲开玩笑说:‘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险?’但后来,家人看我很坚定,也就无条件地支持了我的决定。”她说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因2003年在电视机前看着“神五”发射而植根在心中的航天梦,在十年之后实现了——“2013年,我作为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乘组成员飞上了太空”。

作为航天员,王亚平的身体素质及个人意志均表现突出。据“央视军事”报道,为模拟失重环境下的出舱活动,航天员们需要完成连续六七个小时的中性浮力水槽训练,这对男航天员来说都很吃力,然而体型偏瘦的王亚平却在每次水下训练结束后,还能保持兴奋的状态。

王亚平在水下进行出舱训练。(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回来”

王亚平不但是出色的航天员,也是一个5岁女孩的母亲。大连《半岛晨报》报道,一次采访中,王亚平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时说:“我就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懂事。”因为训练,她与家人聚少离多,但懂事的女儿总会给她最大的宽慰。王亚平之前不知道女儿有多想她,直到女儿在一次课上哭着跟老师说:“老师,我可以抱你一下吗?我想妈妈。”

据“央视军事”14日消息,出发前,王亚平和5岁的女儿互相布置了任务:“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姥姥姥爷,好好学习。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而且要摘很多,她要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新华社记者也专访了王亚平。上一次去太空还不是妈妈的她坦言这次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她也谈到了“摘星星”的事:“我想,这次我肯定会带一个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上去。在院里的大马路上,有我们上过太空的11位航天员的照片,我女儿每次走过那里时都会远远地指着说:‘那是我妈妈!’因为年龄小,尽管我女儿还不懂航天员是做什么的,但她会觉得这份职业很神圣,让她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果能够再次上太空,我会对女儿说:‘妈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回来,等着妈妈!’——这是她的愿望,我不能食言。”

女航天员其实更适合上太空?

为何此次中国要选派女航天员?中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北京《环球时报》,研究和实践表明,女航天员从生理构造、心理素质来讲,对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较强,心理素质也更稳定。

庞之浩介绍称,女航天员的加入不仅可以为飞行乘组带来活力,从科研角度而言,女性航天员的存在也有利于全面开展医学研究。此外,女性不仅有能力承担航天任务,而且在某些方面感觉更加敏锐,心思更细腻,考虑更周全,处理问题更注意方式方法,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比较强,能够保证乘员之间配合顺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者,因为女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中雌激素和镁的代谢方面优于男性,体内铁的含量和产生的废物也较低,所以不易出现血栓、铁中毒、血管痉挛、心律紊乱等问题,更适合长期载人航天。而对于王亚平而言,她此前已经执行过一次飞天任务,有较为丰富的飞行经验。

1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时,王亚平表示,能够成为进驻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亲身参与空间站建造任务,她由衷地为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祖国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