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活动24日继续在香港举行。当天,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在香港理工大学作题为《筑梦月球舒广袖》的演讲。她表示,中国下一步将继续实施探月四期工程,建立月球科研站,此外中国也正开展预先研究载人登月。而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介绍,2024年前后嫦娥六号计划从月背南极取样返回。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发表题为《筑梦月球舒广袖》的演讲。(图片来源:香港中通社)

香港文汇网报道,关于去年的嫦娥五号任务,张熇表示,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壤取样,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绕落回”三步画上圆满句号。她指出,嫦娥五号是迄今最为复杂的探测器,上百家科研机构、几十万科研工作者投入其中,是中国科研工作集大成,也代表了中国探月最高水平。

关于探月工程未来的发展,张熇介绍说,中国下一步将继续实施探月四期工程,在月球极区建立科研站,希望其能够长期自主运行,开展大量科学技术验证,还希望在南极附近通过探测器对月球资源进行进一步勘查,如探索固态水等等,来确定是否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张熇在随后回答现场听众问题时表示,在载人登月方面,中国也正开展预先研究,相信不远的未来中国的航天员也会登上月球。

张熇还表示,除了接续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同时将向着更远的深空进发,全力推动类地行星、巨行星、火星、木星、小行星等探测活动。

2021年4月24日,“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暨“航天放飞中国梦”科普巡展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展。图为参观者被展出的嫦娥三号和月球车模型吸引。(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北京《科技日报》报道,今年3月9日,中俄两国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全国政协常委、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目前中国已经完成探月工程四期实施方案论证,未来有望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

据悉,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建设可进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观测、基础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

此番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谅解备忘录,让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本月16日共同举办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全球网络论坛,并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

《指南(V1.0)》指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分为勘、建、用三个工程阶段。2021年至2025年期间,中国将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俄罗斯计划发射LUNA-25、LUNA-26、LUNA-27,以实现月球勘察、国际月球科研站设计与选址、确保高精度软着陆的技术验证等目标。

2025年至2030年期间,中国与俄罗斯将分别发射嫦娥八号和LUNA-28,完成国际月球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月球采样返回、大承载货物运送及确保高精度软着陆等目标,同时开始联合操作。

2030年至2035年期间,中俄将集中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完成在轨和月面能源、通讯、月面运输等设施建设,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技术的研究、探索和验证。国际月球科研站建成后,将用于开展月球研究与探测、技术验证,支持人类登月任务等。

龙乐豪24日在香港大学演讲。(图片来源:北京《科技日报》微博)

北京《科技日报》报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当天在香港大学演讲中介绍,中国探月计划从2004年1月23日立项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历经16年完成“绕、落、回”任务,七战七捷、创多个世界第一。

他透露,2024年前后嫦娥六号计划从月背南极取样返回,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将开展相关资源探测,2030年前后中俄计划合建国际月球科考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