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广州本土疫情已经持续20天之久。广州市副市长黎明曾在发布会上表示,本次广州疫情的所有感染者病毒基因测序高度同源,所感染均为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可见,越来越多的变异株正在挑战公共卫生的防线,也在挑战新冠疫苗的防线。

综合上海第一财经、大陆央视新闻报道,新冠病毒为了生存,不断变异,而每次变异,都携带着更强的传播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认为,新冠的变异毒株正在颠覆人类的防控。与病毒做斗争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主要靠公共卫生防控政策;第二个阶段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进入疫苗防控阶段。但进入疫苗阶段后,病毒在变化,变异不断出现,防控策略也应该随着变化。

据曾光介绍,新冠病毒的变异趋向是更易于传播,且不容易辨认。从全球疫情发展看,曾光认为,在防线被挑战的地区,大多为接种疫苗不足的国家。在中国,也有接种一剂后感染的病例出现,因为疫苗并不是100%保护,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不过,我们应该看到,这是变异毒株对疫苗发起的挑战。

5月21日,一位从未离开过广州、且没有境外接触、非重点人群的郭女士,却感染了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在郭女士感染变异毒株之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确诊了115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为了阻断变异毒株的进一步传播,广州市展开了对1867万常住人口的核酸检测。

虽然广州启动了最大规模的人群核酸检测,但已经发现的感染者并不多。这是变异株对公共卫生防控防线的一个挑战。

至今,广州疫情的传播链尚未在源头切断,甚至于这个源头在何处,仍是未知数。

6月9日,广东省广州市,旅客在白云机场核酸检测点接受核酸检测。(图片来源:中新社)

6月4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新闻发布会上排除病毒通过物品传到人的情况。那么,现在剩下了一条传播路径——人传人。

一位流行性病学专家分析称,首发病例在荔湾区,荔湾区并没有进口货物的港口和集散地,而且首发病例并非与进口物品相关联的人,也就是说,首例病例郭某并非零号病人,而她暴露的途径可能依然存在两个:被病毒污染的环境,以及感染了病毒的人。排查其环境样本相对容易,但是排查一个偶然与之接触的携带病毒的人,难度会很大。

到底是谁把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带来了广州?是入境人士把病毒暴露给郭女士?还是接触进口货物的人群感染了病毒,再暴露给郭女士?

广州市卫健委疾控处副处长李铁钢表示,“我们对广州所报告的阳性病例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所有阳性病例相似度都达到98%以上,说明所有阳性病例都在一条传播链上,目前这些病例的传播链是比较清晰的。但要想明确零号病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称,中国已经经历了由境外输入病毒不管是通过人还是通过物传入以后引起本土传播的30多起疫情,每一次它的传入和引起本地传播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曾光认为,“对于广州的零号病人,我是这样看的,有些东西是可以发现的,有些东西是发现不了的,科学都是这样,不是所有的谜底都能解开,也许用我们现在的这种手段是查不到的。关键是我们需要汲取经验和教训,如何能尽早发现病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