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很多企业已经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举措,旨在确保为所有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友好的环境。

据《哈佛商业评论》报道,但是,这些举措过去一年里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亚裔工人?尤其是那些被指责为疫情罪魁祸首的华裔工人是否也得到了保护?

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调查人员在2020年5月对美国和加拿大的约250名东亚和东南亚白领员工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查。

受访的员工中,有一半表示因为与新冠疫情有关的偏见而在工作中受到歧视。他们描述了同事们对自己的排斥、上级主管们在讨论疫情时使用的贬损性语言(比如“武汉病毒”)以及客户因此拒绝他们建议和服务等状况。更频繁经历过这类仇恨行为的员工报告称,他们为此感到筋疲力尽、工作表现因此变差、更想离开自己供职的企业。

19日,华裔众议员孟昭文(中)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关于亚裔仇恨犯罪法案的讲话。(图片来源:美联社)

好消息是,调查人员发现,那些在多样性和包容性政策上投入更多的企业中,边缘群体员工确实从中获益。而不好的一面是,很多情况下华裔员工并没有包含在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了解多样性和包容性政策的3个组成部分。一是公平就业政策,这类政策侧重于消除偏见,比如公平的晋升通道和明确的表达不满的程序;二是对差异性的融合,鼓励人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人们提供分享和了解彼此的机会;三是在决策过程中积极征求不同观点,比如主动向所有角色、级别和职能的员工征求意见。

研究发现,注重公平就业的政策能让所有亚裔员工受益。但是,注重差异性融合的政策虽然保护了那些非华裔的亚裔员工,但是却伤害了华裔员工。其实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随着对中国和华人的敌意日益增长,鼓励华裔员工在工作中宣传自己的种族或者文化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让这些员工更容易成为歧视的目标。

虽然有大量研究支持在工作场所实施这类政策,但是要想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类政策实施时必须深思熟虑,并且辅以其他举措。

比如差异性融合的政策就必须得到有效补充,确保当员工选择分享自己的族群身份时,能得到真正的支持。

关于在决策过程中积极征求不同观点的政策,尽管研究没有发现这类举措对解决亚裔员工受歧视的问题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其对于创造一个友好的工作环境和促进创新上仍然很重要。

除了传统上与多样性和包容性有关的政策外,研究还指出,心理健康政策在支持边缘化群体上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当人们感到恐惧和不安时,他们往往会寻找替罪羊,而在疫情期间,华裔往往就会充当替罪羊的角色。这种寻找替罪羊的行为是永远不会被接受的,但员工对疫情期间的财务和健康产生焦虑可以理解,这些焦虑感可能让他们实施种族主义行为。因此,企业可以采取更透明的沟通、邀请员工分享对关键决策的建议等办法来减少员工的焦虑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确保为来自边缘群体的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直接经历歧视事件会对人的精神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但是对那些没有这类经历的人来说,不断听到和接收此类报道和信息,也会对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组织或企业需要承认亚裔员工面临的压力,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资源。

很多企业在多样性和包容性上的投资已经获得回报。这些投资在保护非华裔的亚裔员工上取得不错的进展,但是即使是在所谓的包容性工作环境中,很多华裔员工依然容易受到歧视。这表明,要实现真正的职场包容性,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上,这是一个出发点很好的政策,但是要确保在员工表现出差异性时必须得到尊重,否则这类政策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