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继去年10月之后,日本政府再一次打算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排放入海。本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向大海排放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不断增加的核污水。此举立即引发多国抗议。多达百万吨的福岛核污水从何而来?核污水里究竟还有无放射性物质?核污水究竟有何危害,海鲜还能吃吗?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为了储存核污水,东京电力共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目前9成已装满。所有储水设施的总容量约为137万吨,预计到2022年秋季达到极限。图为成千上万个密密麻麻的圆形储水罐在厂区内摆放着。(图片来源:路透社)

福岛逾百万吨核污水从何而来?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称,日本政府具体的做法是:以2年后为目标,做好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院内向大海排放的准备;在排放时,将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日本政府表示,将请当地政府和水产行业人员等也加入其中,加强对排放前后氚浓度等数值的监控体制。

此外,日本政府还打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帮助下,向日本国内外发出“高度透明和客观的”信息。

将时针拨回到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引发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

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深远影响。迄今为止,仍有337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指定为“疏散区”,约有3.6万名原居民尚未返回家园。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已过去10年多,核污水是如何产生的?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

发生辐射泄漏后,为控制反应堆温度,需要持续注水进行冷却降温,虽然核废水可以用来循环冷却,但是由于福岛核电站临海、地势低,地下水和雨水不断渗入,这样核废水就变得越来越多了。

为了储存核污水,东京电力共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目前9成已装满。所有储水设施的总容量约为137万吨,预计到2022年秋季达到极限。成千上万个密密麻麻的圆形储水罐在厂区内摆放着,用卫星图就能明显观察到。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东京电力公司现在每天新增140吨“处理水”,估计到2022年9月将达到储存罐上限137万吨。这么多的核废水,让日本已经“无力承受”。

此前,日本当局原本计划要在2020年10月就将核辐射污水排入大海,后来因海内外的反对声音而搁置。

核污水里放射物质已基本除尽?

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和海啸中损毁后,锶、铯等数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到外界。正因如此,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中新网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2011年4月曾对半衰期约为30年的放射性铯的扩散情形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算,结果发现,放射性铯顺着海流5年后将到达北美,10年后回到亚洲东部,30年后几乎扩散到整个太平洋。

一家来自德国的研究机构计算结果亦显示,从排放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核污染影响。

东京电力公司方面曾称,已对这些核污水进行了过滤,去除了锶、铯等高放射性物质,剩下了相对难以去除的氚。 

资料显示,氚的毒性低,只有大量吸入才会对人体有害。但由于其生物学活性,它会被人体细胞用于细胞代谢,造成直接的内照射,从而严重危害吸入者的健康。目前,世界还没有一项技术可以把核污水中的氚完全处理干净。

但另据报道,2018年时,东电迫于渔民质问等压力,曾承认核废水除了含有氚,还有其他放射性物质。核污水排放带来的伤害将难以预计。

然而,对于核废水排海一事,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近日称,“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

对此,有日本网民愤怒发帖:“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那你先喝吧!”还有网民指出,“东京电力公司说没地放储水罐的理由是骗人的,他们只是不想为一个没用的核电站再花钱了吧!”

另据东京新闻报道,为宣传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中所含有的放射性氚的安全性,日本复兴厅于13日制作并发布了一份传单。在这份传单中,“放射性氚”居然被拟化成了“吉祥物”的可爱角色。

传单中解释称,放射性氚也存在于雨水、海水、自来水和人类的身体中。传单还称,由于放射性氚不会在人体内蓄积,会同水一起被排出人体,以及在排向海洋时浓度也会大幅度淡化,海水中放射性氚的浓度基本上等同于自来水中放射性氚的浓度。

对此,日本网民评论称:“复兴厅弄了个“放射性氚”的吉祥物,我进一步拟人化了一下。重点是眼睛的虚无感。”“这也太脑袋缺根筋了吧。核废水如果是安全的,那为什么要用水箱隔离?!这是想用吉祥物欺骗渔民吗?”

日本首相菅义伟此前保证,将“会对外清楚说明”排放核辐射污水的安全性,并“保证这个做法不损害日本渔业的利益”。

但日本渔业人员抗议称,把含辐射的污水排入大海,是将核灾负担进一步加重在当地渔民身上。有人甚至反问:“如果认为是安全的话,何不把污水排入东京湾?”

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海,不仅遭到亚洲邻国的强烈反对,也引发了本国民众的不满。图为当地时间4月13日中午,数百名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当天早上正式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图片来源:北京《人民日报》

五种处理方案为何偏要选择排入大海?

在福岛核废水处理方式上,日本曾提出了五种解决方案,但最终为何偏偏选择了排入海中这种不受待见的方式?

北京光明网报道,据东电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废水已达到125万吨。

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核废水,日本政府此前曾提出了5种方案:排入海里、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沿着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电解处理、以及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

在这5种方案中,将核废水的处理水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预估需要17亿到34亿日元,约合1500万美元到3000万美元;而最昂贵的办法是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预估其成本是排放入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中新网报道,在北京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看来,日本之所以选择将核废水排入大海,除了成本低廉之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虽然现在有多国公众的反对和媒体的反对等,但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目前的反对声音都是一种“弱反对”,不具有强制力。 

第二,对日本的行为,目前主要是日本周边东亚国家反对,美欧国家反对的呼声并不高。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对此也表示,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站出来谴责的情况下,日本还是会一意孤行;之前韩国虽然极力反对,但日本一直置之不理。 

“第三个原因就是日本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当中有很大的势力。日本政府派出的官员长期作为原子能机构的主干事长,日本在这里头影响力很大,所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有偏袒日本的成分”,周永生进一步指出。 

此外,由于放置核废弃物等场地规划不足,日本已经难以承受多达百余万吨的核污水。如果再继续聚集,对其自身来说,一方面在安全上不可靠,另一方面成本上也会不断攀升,成为该国严重的经济负担、社会负担、安全隐患负担。 

有人曾提出,日本可以通过提升储存能力来解决核污水问题。然而,目前来看,日本政府却想找最经济最实惠,对本国最没有负担的一种做法——直接排入太平洋。

日本开启潘多拉魔盒,海鲜还能吃吗?

多达百万吨的福岛核污水一旦排入大海,无疑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海鲜还能吃吗?

北京环球网报道,核污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尽管目前,东京电力公司利用专门设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净化核污水,不过此前有报道披露,即使是日方声称已经过滤“处理水”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残留。

2019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污水中含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20年曾指出,福岛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核污水的放射性物质除了可能影响人类DNA之外,其排入海中后,海鲜还能吃吗?

据北京《健康时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总体来说,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人体有影响的”。

报道称,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指出,“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分析称,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有日本学者指出,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

鱼类是海洋生物的主体,在它们进行跨洋流动时,常常会把自己身上的放射性物质带到另一片干净的海域,并快速让周边海域遭到污染,会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2012年,美国研究人员在距离日本近1万公里外的美国西海岸发现,有蓝鳍金枪鱼竟携带来自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污染物!这个结果比很多科学家的预想都糟糕得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