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讯】北京时间20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青岛市副市长栾新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的青岛经验,栾新介绍,青岛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

北京《新京报》报道,栾新表示,这两个证明也给青岛市外防输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青岛将把外防输入作为下一步疫情防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重点工作。

8月18日,上海市黄浦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某冷链食品生产加工场所设备进行采样。(图片来源:中新社)

能不能分离出活病毒 受多种因素影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日发布《局地疫情多次暴发溯源调查发现了什么》一文,其中提到,此前中国多次局部地区疫情均指向冷链食品,为何直到此次青岛疫情才从环境中分离出活病毒?

对此,参与青岛疫情环境样本病毒分离工作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P3实验室副主任刘培培解释,能不能分离出活病毒,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物品的受污染程度、物品从境外运到国内的时间等等,“例如,将海产品从冷冻车搬到冷冻库,通常要经过常温环境,九、十月份比六、七月份冷,病毒存活时间会长一些,分离出活病毒的概率就要大一些”。

冷链食品系导火索 主因仍是呼吸道、密接传播

“从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从科学的角度看有两大意义:一是表明新冠病毒在冷链外包装的物理环境下能长时间存活,从而使得病毒得以通过这一载体跨境输入,造成疫情的传播扩散;二是为受新冠病毒污染、经冷链跨境运输的食品及外包装触发新冠暴发或聚集性疫情提供了最直接的科学依据。”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说,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然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被污染的冷链食品相当于一个导火索,“在一个没有疫情或已经成功控制本地疫情传播的地方,病毒经污染物带进来,人因接触污染物感染,产生新的‘零号病例’,从而触发聚集性新冠疫情或暴发疫情。北京新发地是这样,大连、青岛也是这样。在触发疫情之后,疫情传播扩散主要的方式还是人传人(经飞沫)。”

为武汉疫情溯源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北京、大连、青岛等局部疫情,基本上则是由被污染的海产品或外包装通过冷链运输到国内之后引起的”吴尊友说。

此前武汉暴发疫情,在华南海鲜市场检出大量新冠病毒,人们曾怀疑疫情与野生动物有关。但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深化,专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将一些新的技术方向也纳入研究范围。今年6月疫情在北京反弹,同样在批发市场集中暴发,但北京出现野生动物导致疫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疫情溯源的调查最终指向冷链食品。此后大连、青岛疫情都和海产品有关。

“武汉早期调查,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例同样集中在海产品销售区的从业人员中。以前我们病毒溯源更多考虑野生动物,如今一些新的流行病学的数据和实验室的数据提示我们,还要进一步打开思路。除了既往的技术线路以外,病毒溯源也应该考虑新的线路,比如海产品有没有可能。当然,这需要经由科学探索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吴尊友认为。

冷链海产品、肉食品还能不能吃?专家:普通人感染风险极低

目前,坊间对冷链食品的担忧很大,也有民众拒买冷链食品。

专家指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但其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比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极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