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1982年,徐欣怡(Sin Yee Tsui,音译)移居纽约做裁缝时,她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收到中国亲朋的来信。正因此,她在父亲葬礼结束后才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然而,自中文社交App微信于2011年发布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曼哈顿退休疗养的徐欣怡每天早晨醒来都会用微信问候中国和美国的亲戚。

《纽约时报》10月5日报道,“微信使我在美国的生活更加幸福。”她说,“当我感到悲伤或为某事烦恼时,我不必像以前一样独自承受、无处倾诉。”

微信及其遍布全球的数十亿用户为像徐欣怡这样的移民群体创造了一种集体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微信上充斥着内容多样的信息,包括有关新冠疫情、“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等话题。但也不乏许多虚假信息混杂其中。

微信上,甚至社区新闻也有被歪曲的可能:今年8月,一篇内容虚假的帖子称,纽约唐人街一家备受欢迎的面包店将关闭,此消息一出人群蜂拥而至办理退卡等业务。徐欣怡37岁的儿子贾斯汀·徐(Justin Tsui,音译)甚至亲自前往曼哈顿的面包店向她证明该帖信息不实。

这种联通世界各地的舒适和便利,与虚假信息造成的疏离和变形,在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上都很常见。但是,微信在美国的数字环境中独一无二,因为它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地重塑了美国数量增长最快的族裔之一——华裔的移民经历。目前,约有500万名华裔在美生活。

该社交应用也引来了特朗普总统的怒火,他试图禁止微信在美运营。

微信可能被禁,在全美各地的华人社区中激起波澜,包括贾斯汀·徐和他的母亲在内的许多人表示震惊。

贾斯汀·徐说:“即使我们的父母辈会相信微信上的一些垃圾信息,但他们仍然需要通过微信与亲戚和他们可能再也见不到的人保持联系。”

微信图标。(图片来源:路透社资料图)

微信在美拥有1900万普通用户,是人们连接中国的重要桥梁。微信不仅促进了贸易和商业发展,同时也使在美中国移民(学生、技术人才等)与朋友和家人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

此外,当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传播时,微信还帮助人们提高了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更促使一些华人早在今年1月起便开始避免在室内用餐。纽约市卫生和心理卫生部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Mental Hygiene)表示,该市亚裔的新冠感染率是所有种族中最低的。

纽约的确诊病例激增期间,防护用品严重短缺,华裔更通过微信迅速动员,筹集到数十万美元善款,并从中国进购医疗用品供给美国的医护人员。

另一方面,微信还是华裔移民的重要工具。由于两个主要政党都缺乏针对华裔的外联活动,因此华裔移民的政治参与度和投票率传统上一直很低。有关华裔与其他少数群体平权的话题也成为微信用户关注的焦点。

2016年,成千上万华人通过微信群在美各地街头发起抗议,反对华裔纽约警官梁彼得(Peter Liang)因误杀非裔青年葛利(Akai Gurley)被判故意杀人罪。其中一些人是第一次参与活动。

此外,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运动中,微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华裔通过微信关注高中和大学录取过程中歧视亚裔申请人的现象,并紧盯备受关注的哈佛大学录取歧视诉讼案发展。

芝加哥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传播学院名誉教授卢星(Xing Lu,音译)1987年从中国移民来美。起初,她常常因为无法理解其美国同事的笑点而感到尴尬。她说,微信缓解了她的孤立感,成为了她和其他中国移民共享的虚拟的家,在该平台上他们可以策划聚会并分享有关孩子的故事。

“我们正在努力融入美国社会,而微信为我们赋予彼此力量搭建了桥梁。”卢星说,“我知道美国政府有其禁止微信的理由,但这对华人社区来说仍然是一种损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