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台湾立法院长游锡堃近日提出,中医、中药“如果叫台医、台药应该也不错”。此言引发轩然大波。有学者表示,这是民进党“去中国化”并企图推进“台独”动作中的一环。有网民表示,中秋节也要改成“台秋节”了。

第12届台北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大会开幕式5日在台北举行,游锡堃致词。(图片来源:中央社)

游锡堃两天三提“中医改台医”

中央社报道,游锡堃5日出席第12届台北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大会开幕式致词提到,汉医已有几千年历年,正式命名为中医约百年左右;汉医传到朝鲜半岛叫韩医,传到日本叫汉医,传到越南叫东医。

他说,年纪比较大的人,过去都称汉医、汉药,这个事情大家可以思考,“如果叫台医、台药应该也不错”,如果大家觉得台医、台药不够好,可以叫汉医、汉药,也无所谓。

游锡堃此番说法引起热议,他6日在立法院响应媒体询问时说,正、反面意见都有,就让社会讨论,不是他能决定的。他认为讨论很热烈,很多是正面意见。

当天晚些时候,游锡堃又在脸书(Facebook)发文,再次表达个人看法。他认为:“比起中医,我想‘汉医’或‘台医’会是更合适台湾的称呼。”他还说:“盼望世世代代台湾人,看见台湾的主体性,创造更多的台湾文化。”

中医师公会发声明撇清:中医、中药是法定名称且具宝贵历史价值

中央社报道,中医师全联会6日发表声明指出,中医、中药是法定名称且有历史价值,与民众健康无关的议题不予讨论。

中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柯富扬在声明中指出,中医、中药是法定名称,且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全联会工作重心是推动嘉惠台湾民众的中医药政策,非与民众健康福祉有关的任何议题都不予讨论。

至于其他非关台湾民众的医疗照顾等议题,声明指出,均非中医师全联会的使命或任务,将秉持一贯中立态度,不介入讨论。

香港中通社报道,全联会主委陈潮宗认为,中医治疗方法来自中国大陆,目前台湾也有九成药材从大陆进口,改名“台医”不合适;况且一旦涉及改名,原来的中药名称都不相同,会牵涉到药证的发放,将耗费大量社会成本。

台湾网民:中秋节也要改成“台秋节”?

香港中通社报道,游锡堃此言一出,很多台湾网民提出,把高雄市议员陈致中与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的名字改成“陈致台,陈时台”,中秋节也要改成“台秋节”。

还有网民说,按这逻辑,中油改“台油”,中钢改“台钢”,脑中风也要改成“脑台风”……游锡堃的“台医”一席话,吸引一二千人留言。

台北中时电子报就“是否赞成中医、中药改名‘台医’‘台药’”发起网络投票。截至发稿,4775人次的投票中,投“不支持”者占92.92%

台北中时电子报发起网络投票。(图片来源:中时电子报官网截图)

国民党批“逢中必反”,学者称这是民进党“去中国化”一环

中央社报道,对于游锡堃中医改台医的说法,国民党主席江启臣6日表示,这是标准的“逢中必改、逢中必反”。他认为,立法院长应该想办法在法案或其他事物上为中医界做好服务,而不是在改名事情上做文章。

香港中通社报道,国民党立委陈玉珍表示,民进党若这么讨厌“中”这个字,可以考虑颁布新字典,直接禁用“中”字;如果认为“正名”比民生重要,应该先将中华航空改名。

民众党立委蔡壁如指出,医学讲究根据,不论叫什么医,原理和本质都没有改变,争论此事并无意义,不必整天在意识形态上打转。

台湾公务人员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来希亦批评改名是走极端,导致对立,只会增加社会困扰。

前国民党立委孙大千认为,台湾和大陆分享了同样的历史文化的传承,这是无法改变的,也不需要改变。

台中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潘兆民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游锡堃此举是讲求意识形态的政治操弄,是民进党“去中国化”并企图推进“台独”动作中的一环。潘兆民认为,如“中医”改名“台医”等动作,意欲将与大陆相关的文化连根拔除,恐将造成台湾文化的断链。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宋兴洲认为,“中医”与“台医”有何不同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游锡堃的提议是测试民意的政治动作,实际推进恐遭反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