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0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91岁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院士和86岁的国际知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日,习近平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右)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左)颁奖。(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相当于科学界的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褒奖。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5位科学家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一次该奖项的颁发,不单纯是科技界的幸事,更为重要的是奖项背后所发挥的激励效应和导向作用,这也是科技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所在。

从解决了数亿人口温饱难题的袁隆平,到中国核潜艇专家黄旭华;从指导了H1N1流感防控的分子病毒学家侯云德,到“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从稀土专家徐光宪,到绿色炼油技术的开拓者闵恩泽;从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叶笃正,到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这些看似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尖端功勋的背后,是与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微观到每个人身上,是饭碗、是安全、是创新能力、是制度保障,更是个体现实而广泛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科技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也是科技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纽带。

此外,本届科学技术奖还作出新调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全部向外籍人士开放,期间共受理来自22个国家的54位候选人和1个国际组织,由外籍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有5个,中外科学家们携手在基础研究、全球性问题等多个领域开展科技交流合作。

一方面,国际专家和海外组织与中国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例如被誉为“病毒猎手”的美国传染病学专家利普金,就曾在2003年受邀前往北京,帮助评估SARS疫情和制定应对方案。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自身科技的进步,许多国际合作者被中国特有的科研能力所吸引,犹他大学有机化学家彼得·史唐就曾这样描述他与中国同行的合作:“我在北京访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时,发现他们有我们没有的专业技能,如果应用到我们的研究中,将会非常有趣。”

总之,每年一度的中国科技奖无不受到万众瞩目与赞赏,这足以彰显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中国对科技与国际合作的重视,恰恰说明,中国已经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中国所实行的对外开放,包含着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科技拓展,也为人类社会贡献了基础共识和集体智慧。(莫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