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讯】近日,航天领域喜讯连连。1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次私人太空之旅起航,把4位普通美国人送入太空,这是首次没有任何专业宇航员陪护的“全平民团队太空轨道游”,创造多项历史;17日,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中秋节前返回地球,“太空出差三人组”长达3个月的旅程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亦突破多个“首次”。而Space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得知中国航天员顺利着陆出舱后,也在推特上祝贺其任务成功。

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17日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顺利出舱。(图片来源:中新社)

其实早在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当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便在官网上表达过祝贺。

而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此前也曾预祝美国“毅力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外交部9月17日亦重申,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可见,美中两国都对对方的航天成就看在眼里,也都大方送上祝福。

当然,既然两国争相与天公试比高,自然会有竞争,因此也难免有部分杂音出现。例如,此前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以传统方式着陆火星,被质疑是重复美国多年前就完成的事;NASA局长纳尔逊曾称,中国的太空计划也是太空的军事计划,且具有攻击性。这些声音对中国似乎一会打压,一会捧杀。此外,美国2011年通过的《沃尔夫法案》禁止NASA等官方机构与中国航天往来合作,也是横亘在两国之间的一道鸿沟。

但即便如此,呼吁两国合作的声音从未停止。即使是对华发表过上述强硬言论的NASA局长也表达过双方合作的愿望,还明确提到两国在清理太空垃圾领域可展开合作。而今年1月至3月,NASA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就交换火星探测器轨道数据举行多次会谈及交流,被视为在《沃尔夫法案》的坚壁上凿出一个缺口。

其实,美中航天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和两国其它领域乃至整个美中关系的走向是一致的,有竞争是事实,但并不妨碍合作。中国航天目前相比美国仍有差距,如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单次航天飞行时间曾长达340天,美国已是屡次到火星“串门”的行家、而中国只是初访者......美国何不放下“严防死守”的心态,真正展现太空领导者的风范呢?

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与梦想,期待美中各自在航天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也期待两国太空合作融化更多坚冰,共同为人类解开更多宇宙之谜。(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