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乱象”是中国教育的顽瘴痼疾。近日,中国教育部再放大招,专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承担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等主要职责,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

多年来,资本的强势推动致使校外培训在中国发展呈井喷之势。据统计,中国校外培训机构总数在2020年已达到近百万家,远超同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天下家长更是苦校外培训久矣。有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人每年平均在校外培训上花费达6500元(人民币,下同)。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新开镇第二小学安置点内,孩子们在阅览室里阅读课外读物。(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但2021年以来,这个有近8000亿元市场的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4月起,多家机构就先后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原因被市场监管总局处以顶格罚款。5月下旬,中国官方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提到,将对不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严治理、严肃查处”。许多地方陆续了出台相关办法和监管措施,并开展市场整顿行动。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其中又规定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一连串的政策新规之下,市场风声四起。仅从名字上看,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就是奔着重拳监管去的。虽然截至目前,该司还未出台详细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但分析普遍认为,这传递出中国官方彻底解决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决心,该行业必受重创。路透社还从四名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即将发布的打击措施包括试行禁止假期培训和限制广告,这可能会使该行业年收入减少七八成。

校外培训本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对满足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多年来的失序发展,不但加重了学生压力、家长负担,“校内减负校外增”的现象也助长了社会焦虑。更严重的是,野蛮发展的校外培训且不论对成绩帮助几何,其时常曝出的勾连学校牟利、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编造用户评价等“黑幕”大大破坏了教育平权,加剧了教育“内卷”。长此以往,学校功能减弱,教育将彻底走向市场化。因此,规范发展是当前校外培训行业亟需的必修课,而非选修课。

青少年教育事关国本,不能为逐利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增设专门监管机构,还是加大对不合规机构的整改力度,都是为了让校外培训重拾初心、回归正轨。而这个正轨,是重回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是精神健康。只有站在教育本身的功能定位上,校外培训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