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18日在北京发布《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下同)。

大陆央视报道,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16.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1%,达到1295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2.11%,增速略高于去年。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9.9%,达到2738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7.89%。

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综合展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吸引参观者。(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当前,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量保持在1.4万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截至2020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84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中国总体产值的7.79%左右。

北斗全面融入生产生活,产业蓬勃发展

2020年,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截至2020年底,中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超过1.5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含智能手机);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突破100万片,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农机、工程机械、测绘仪器、机器人和物联网终端等,高精度应用明显呈现出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

另据香港中通社此前报道,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已开始使用北斗系统。其中,短报文通信是北斗的独家秘笈。如果在海上没有手机信号,或是灾害发生时通信受阻,就可以通过北斗终端发送短报文。中国已有7万多只渔船和执法船都安装了北斗终端,渔船遇险可通过短报文求救,目前已累计救助1万多人。

北斗系统的功能还十分“接地气”,与民众生活关联紧密。例如,截至2019年底,含智能手机在内,中国国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智能手机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应用领域的背景下,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超过75%支持北斗系统定位。

在交通方面,目前,中国国内有超过650万辆运营车辆、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多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多座海上导航设施已经运用了北斗系统。在智能农业领域也有北斗系统的身影,目前,中国国内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2万台(套),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物联网平台,为10万多台(套)农机设备提供服务。

从2000年发射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起的20年间,中国用44次发射成功将59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成功率达100%。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在双星定位系统的基础上,中国北斗按照“三步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据公开信息显示,至2035年,中国还将计划建成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届时,北斗将会再次升级,更具市场竞争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