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特约记者陈敬1月13日报道】北京时间1月13日上午,全球化智库CCG举行线上研讨会,就全球经济展望展开讨论。世界银行代理副行长兼预测局局长阿依汗·高斯(Ayhan Kose)解读了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他表示,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EMDE)表现良好,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独树一帜,实现0.9%正增长,中国贡献突出并主要支撑其增长局面。

世界银行1月5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及发达经济体2020年GDP增长不容乐观。全球2020年GDP预计为-4.3%,发达经济体为-5.4%,高斯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比报告中的预测数据更糟糕。

由于防疫控制取得成效,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而中国经济将增长7.9%,美国、欧洲和日本将分别达到3.5%,3.6%和2.5%的正增长。

《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数据截图

去年年末,由于全球疫情第二次爆发,该报告预测数据也随之做出了相应下调。高斯预测,短期全球经济增长趋势较为疲软。“疫情扩散、疫苗延迟、财政货币、食品安全及政策实施等方面起决定性因素。”高斯说。

高斯认为,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经有所改变,“特别是在旅游业。另外还有海外投资贸易,人们可能不像以前那样去投资。除此之外,社会方面动荡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高斯还表示,关于政策方面,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全球合作,国际合作发展较为关键。比如在配置疫苗、债务支持、投资及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环境保护和教育提升等方面。

阿依汗·高斯(Ayhan Kose)参加《全球经济展望》线上研讨会

世界银行中国韩国和蒙古局局长芮泽(Martin Raiser)认为,当前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内部需求不断促进,在双循环经济模式下,消费发展和供应能力变强,但未来产能和需求方面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现象。“消费者不断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这样的话也就能帮助中国成为更好的贸易伙伴。”

芮泽表示,全球经济在实现增长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更好的管理、平衡生产力和消费之间的天平,更少的依靠债务去增长经济,取得的效果将更好。

近期,中国2020年GDP数据即将公布。芮泽表示,近年中国GDP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债务方面占GDP比例也在上升,未来必须降低其中的风险。他说:“面对不断上升的债务比重,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角度出发,中国要有足够的关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研讨会上预测,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将迎来比较积极的发展周期。他判断,从2021年开始,中国将会重新开启被疫情暂时阻断的发展周期,预计积极效果至少要持续5至7年。

姚洋表示,从2010年之后中国已经开始调整转型,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由技术创新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碳排放等方面构成,其中技术创新与改革将使真正的驱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