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北京时间11日凌晨消息,据两位消息人士称,苹果供应商富士康科技集团计划投资最多10亿美元扩建印度南部的一家iPhone组装厂。

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图片来源:中新网)

富士康中国工厂业务将转至印度?

据新浪科技报道,此举是苹果公司逐步将生产转出中国的举措之一,该公司正在应对国际紧张形势和新冠病毒危机造成的干扰。

据一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强烈要求其客户将一部分iPhone生产转出中国。”另一位消息人士则透露,富士康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陆续投资印度Sriperumbur工厂,这座工厂开设在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位于金奈以西约50公里,负责生产iPhone XR手机。

这两位匿名消息人士都表示,富士康目前在中国生产的其他一些iPhone机型也将转到Sriperumbur工厂生产。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富士康计划在该厂增加约6000个工作岗位。另外,富士康还在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经营着另一家工厂,这座工厂为小米等公司代工生产智能手机。

富士康表示,该公司不会对客户相关问题发表评论,而苹果公司也尚未对相关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上个月表示,该公司将加大在印度的投资,但并未透露相关细节。

成本低 苹果倾向于在印度建代工厂

在目前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上,iPhone销量约占总销售量的1%。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而售价较高的iPhone在该国通常被视为地位的象征。受进口税的影响,iPhone在印度的售价进一步被拉高,而提高印度本土产量将可有助于该公司节省进口税。

除富士康以外,纬创公司也在位于印度南部科技中心班加罗尔(Bengaluru)的工厂为苹果公司组装多种iPhone手机。据外媒此前报道,纬创还将开设一家新工厂以生产更多的苹果设备。

香港科技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分析师尼尔·沙阿(Neil Shah)表示:“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劳动力成本更低,而且苹果公司在印度的供应商基础也在逐步扩大,未来将可把该国作为出口中心。”

与此同时,印度也在努力促进富士康等公司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务,于上个月启动了一项66.5亿美元的计划,为5家全球智能手机厂商提供在印度国内建立或扩大生产的激励措施。苹果公司扩大印度业务很可能会推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旗舰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三星则已在此前表示,该公司将在新德里郊外的一座工厂生产用于出口的智能手机。

印度扣押中国企业智能手机和零部件

FX168财经报社援引路透社报道,三名消息人士在本月早些时候曾透露,印度对中国进口产品的额外审查已经扰乱了富士康在印度南部工厂的运营,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紧张加剧,其他海外公司也面临着延期问题。

上个月,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发生致命冲突后,印度港口的海关官员拦截了来自中国的货物,并要求进一步通关。这些检查在没有任何正式命令的情况下实施。

消息人士称,尽管苹果和戴尔等多家公司一直在努力摆脱发货量停滞不前的困境,但由于到货延误,富士康在台湾南部两家工厂的数百名员工本周没有工作要做。

据第一位消息人士称,富士康150多批载有智能手机和电子零件的货物被困在金奈港,不过其中一些正在缓慢清理。发货的部件总数尚不清楚。

目前,富士康、苹果及小米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一位印度官员表示:“我们不能永远对货物进行100%的检查……受到影响的非中国企业的货物将优先放行。”

对此,中国商务部表示,希望印度立即纠正其对中国公司的歧视性行为。此前,印度在边境危机期间禁止了一些中国手机应用。

“Make in India”灵不灵?

36氪援引微信公众号“志向网”消息,印度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在当地设厂以搭建本地产业链,促进手机本地化制造煞费苦心。今年2月,印度再度提高电子产品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对进口智能手机征收的关税额提升至20%。当然,印度也给出了外资在当地建厂的激励政策。3月,印度政府推出了针对大规模电子制造商的“生产激励计划“(PLI,Production Incentive Scheme)。PLI计划通过向公司提供激励措施,以促进该国的制造业发展。并在手机制造和特定电子元件领域吸引大量投资。

苹果公司自然不会放弃印度市场,据《经济时报》援引印度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印度希望在全球出口市场中分得更大份额,PLI为企业设下了一定门槛。为了利用印度政府的PLI计划优势,苹果要确保在今年至2025年间分阶段生产价值至少100亿美元的iPhone。但据报道,苹果每年在印度销售的iPhone价值约为15亿美元,而印度本土生产的iPhone价值不超过5亿美元。

研究机构TechArc的创始人Faisal Kawoosa说,“印度还没有准备好能支持任何大规模生产的生态系统。从技术到辅助设施的生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削弱了任何想要做大、且要布局长期计划的人的信心。”

《金融时报》前驻中国香港分社社长Rahul Jacob表示,印度政府正在集中可使用的土地资源,但仅有土地,还是不大可能吸引大公司将工厂搬迁至印度。

他说:“生产线和供应链之间的粘性比人们所知的要更强,很难把它们一分为二。中国提供的是完整的基础设施,如大港口和高速公路,顶级的劳动力以及精密的物流系统,这些都是满足国际公司运营遵循的严格交付期限的关键因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