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20日,一辆从深圳碧头地铁站出发的11号线列车徐徐抵达终点福田站,进站、停车、上下客、离站。不同的是,当天,列车上8节车厢共40个高清摄像头带来的监控视频、设备监测等高达25GB的车载数据,在短短150秒内便通过部署在列车和车站的5G车地设备完成了自动传输。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深圳地铁官方微博)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深圳地铁官方微博)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深圳地铁官方微博)
综合中新社、香港《大公报》报道,深圳地铁试行的5G车地通信技术是5G技术在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首次应用。该技术只需在列车和车站、停车场、车辆段等地增加小型智能5G终端,工程难度低,改造花费少,可维护性强。
地铁的车地通信,是在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把车载数据向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等属地进行及时传输,以实现地铁运营方对乘客状况、列车设备及运行状态、隧道及弓网等情况的监测。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通号中心主任万建介绍,为了满足乘客出行的安全、便捷需求,地铁每一节车厢都搭载着多个摄像头,少则2个多至8个,从最初的模拟到标清,又从高清升级到4K。车载数据都需要下传到地面,而其中的视频录像所占容量最大。以深圳地铁11号线为例,一趟运行1小时的列车大约会产生25GB左右的数据。受技术现状制约,目前车地无线网络带宽不足,传输速率不稳定,车载数据基本无法实现及时下传,只能储存在车上的硬盘中,待列车下线后再由人工上车拷贝。不但耗时耗力,可靠性和实时性也无法保障,直接影响地铁调度快捷、流畅地查看列车监控,也成为地铁运维效率提升的限制瓶颈。
5G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将改变这一难题。华为技术人员介绍说,“本次应用的5G毫米波车地传输,可做到自动对准、自动连接、自动身份认证和自动上传。传输速率超过1.5Gbps,传统4G无线通信与之相较如同普通火车对上高铁。”
此外,城轨5G车地通信使用的是超高频毫米波免授权频段,其技术的先进性使得数据传输被干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非常安全可靠。未来,深圳地铁还将部署双端设备,届时传输速率将加倍,150秒内可实现50GB的数据双向传输。
“以往车厢里播放的视频要靠人手动拷贝,至少需要2小时,而同样的数据量,通过这套系统只需要150秒,且不需要人工干预,不仅方便视频的及时调看实现车厢的快捷监控,也使得列车设备各项监测数据得以及时分析,进一步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性。”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