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尚颖3月5日橙县报道】由南加州出口贸易局(DEC),橙县园林市(Garden Grove)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HKTDC)等联合举办的橙县制造商和贸易商国际联通研讨会,3月5日在园林市社区中心举办。南加州众多企业(包括华资企业)代表出席,参加研讨并分享各自在对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出口贸易中关注的议题。
香港贸发局洛杉矶代表卢逸峰介绍,代表处支持在美国的制造商和贸易商通过香港世界贸易中心的优势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推进业务。举办这次研讨活动是受到在亚洲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国公司的启发。一方面继续通过论坛讨论活动及商务服务,继续推动美国与中国及亚洲其它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其次,也希望为制造商和贸易商提供充满活力的亚洲市场最新的发展更新信息,尤其是中长期发展趋势信息的了解,也为投资者和创新公司提供机会促成对接。此外,也是帮助各商界领袖建立联系进一步合作的平台。
研讨会特意请来美国的制造商和贸易商做分享,来自这些贸易一线商家的信息应该是最重要,最实际的。通过这样的对话交流,商家自身可以理解和适应变化的政策,找到更好的方案,找到适合的伙伴,继续推进出口贸易。
卢逸峰认为,无论是香港地区,还是中国内地都应该还有更多的市场发挥空间。


关税问题是进出口商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卢逸峰表示,美中贸易谈判仍未取得实质进展的情形下,需要大家的努力积极去解决面对的问题。虽然难免受美中贸易谈判不确定因素影响,但是根据贸易商的反馈,如果关税能够维持在10%左右,美国进出口商与中国和亚洲的贸易基本不会受影响,只是需要找买家卖家。但是假如真的像特朗普扬言关税增加到25%,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对于正在进行的美中贸易磋商,他相信,美中两大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会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互赢合作,对此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每一次面临挑战的时候,也是机遇,对美中都是。
卢逸峰指出,应该朝积极的方向看,消费需求的增加,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及亚洲其它市场对美国产品的购买需求应该越来越强。美国公司不应该因为一些短期的政策而对亚洲市场产生怀疑或放弃。当然,美国公司进入亚洲市场也会面对很多情况,也有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去面对,包括知识产权问题,是否能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以及语言障碍等。香港作为世界贸易中心或将发挥很多积极的作用。
美国公司看到在中国经商的一些困难,包括知识产权,怎样保障美国公司在中国跟其它外国公司,及中国公司一样受到保护,这是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中国已经非常积极在改善营商环境,而且中国政府也一再强调,中国市场开放是一个长期的推动。多理解外面对我们的期望,有助于国内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案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变,在这方面如果我们如果能够改善,做得更好的话,长期发展来看一定是好事,可以增加吸引力,竞争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市场,亚洲市场是很好的市场,继续发展是不可以改变的事实。未来10年,20年那里的消费,那里的需求是如此之大,除了自己做好高品质的产品,对于美国的产品,到底怎样多吸引它们来到亚洲市场,让消费者同样可以享受选择更好的产品。如果美国公司理解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及时回来反馈,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也看到中国营商环境已经在改善,会吸引更多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香港贸发局代表香港政府,促进全球多边贸易和投资。有50个代表处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组织承办超过30项国际贸易博览会,其中5个世界最大规模的博览会,每年展会超过70万买家,也承办全球性会议,诸如亚洲金融论坛,一带一路峰会(Belt and Road Summit),及知识产权亚洲论坛业务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