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近日,杭州狗主人打人事件引起社会对于文明养狗的广泛关注。12日,杭州市城管委再次召开文明养犬活动新闻发布会,详细解答社会各界关于养犬的疑问,并宣布从11月15日起杭州全市将开展违规养犬和不规范遛犬行为的专项治理。
主要整治的内容有:不按规定时间遛狗;遛狗不拴狗绳;随地大小便;无证养犬等等。整治期间,对于违反规定携犬出户的行为,将从重处罚,起罚标准从200元(人民币,下同)提到400元。根据规定,杭州市区内的遛狗时间为,每天晚上7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遛狗时必须系上狗链,并由成年人牵领,并不得进入公共场所。被查实没有办理《养犬许可证》的,将进行没收或者捕杀犬只,并对犬主人处以3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杭州市能够如此下决心下大力集中整治“狗患”,是有原因的。不久前,杭州出现了一狗主人暴力殴打一位护子母亲的事件。不可否认,不文明养犬,已经严重影响了杭州的文明形象,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为此,才有了杭州城管的这次整治行动。
杭州女子护子被狗主人殴打。(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杭州日报》6日报道,杭州徐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在小区散步,一只没栓绳的狗冲过来追着她儿子叫。徐女士护住儿子并用脚驱赶狗,与狗主人金某发生口角,被金某打至手指骨折,全身多处挫伤。
该新闻一经报道,更是引起网民对于“狗患”问题的声讨。
网民评论截图
而“狗患”的问题也不仅仅存在于杭州,目前“狗患”是一个在全中国范围内已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各地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云南文山先前出台“史上最严遛狗规定”,要求7时至22时禁止遛狗。北京犬管部门也表示,对养犬法规正在研究中。
其实随着城市养狗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仅意味着不文明养狗现象会不断增加,而且也意味着由于居民间权利冲突引发的冲突将不断增加。
北京《法制日报》就对此评价称,“狗患”问题和很多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一样,一是要有人认真管,不能相互推诿,谁都不作为;二是要抓早抓小,防止把小问题拖大、拖炸。
现在各地的基层社会治理都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和作法,很多以前没有人管的小事现在都有人管了。但是我们还没看到有哪个地方真正把“狗患”也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事实上,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它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矛盾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狗患”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基层治理就必须要有所行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