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综合报道】中国民营企业座谈会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提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与此同时,10位企业家代表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1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图片来源:中新社)
1日下午,五位身家总和近万亿的商界大佬在大陆央视财经《对话》上坦言,民营经济面对的最明显的三个困难是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和转型的火山。
前中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庄聪生说,翻过“三座山”的核心问题是一定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二是要加大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再就是注重加强品牌建设。
《北京青年报》旗下微信公众号“政知见”报道,中央这场座谈后,广东、山东快速“跟进”,召开了以“民营经济”为主题的会议,聚焦各自省份现实,研究为民营企业解难纾困相关举措“落地”,浙江则举行了一场“民营企业家”表彰会,总结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山东:抓好放管服改革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2日在山东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民营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山东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民营经济总量位居中国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2017年山东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达50.8%。改革开放后,山东涌现了不少著名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今年9月,山东省工商联、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2018年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都在名单之列。
提到未来针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举措,刘家义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推出实施更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政策,提升政策“执行力”,在操作上细化实化到位,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阻隔;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深入研究掌握民营企业家的发展愿望,全力抓好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把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刘家义还提到,今后凡涉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有些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要有企业人员参加。
广东:与民企“打开前门”对话
据广州《南方日报》报道,和山东“同步”,针对中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广东省委2日也召开了会议。
民营经济也是广东省经济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民营经济占广东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7.5%。广东民营经济单位数量达1071万个。2018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包括雪松控股、华为、正威国际、恒大集团、美的集团、腾讯、万科、碧桂园在内的数家广东民营企业入选。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广东也推出了相关举措,如广东省的“实体经济十条”、广州市的“民营经济20条”、广东省“金融十条”。
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的会议还强调,要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与民营企业“打开前门”沟通对话、“摆上台面”解决问题。
浙江:更大力度减税降负
不同于山东、广东的会议形式,浙江针对民营企业家举行了一场“表彰会”。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2日在杭州举行,55位民营企业家受到表彰。
这55位民营企业家里有不少“熟面孔”,如: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马云、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
会上介绍了浙江针对民营经济的“组合拳”,其中对民营企业影响最直接的4条举措有:一是更大力度简政、放权、减税、降负,二是新组建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三是新组建省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基金,四是制定关于应对贸易摩擦确保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