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徐一凡9月18日华盛顿报道】美国东部时间9月17日傍晚,美国以白宫发布总统声明的形式,公布了“三步走”的加征关税措施:9月24日起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的消息;从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的税率将上升到25%;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美国将对另外267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几小时后,中国宣布反制:将同步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输华产品加征5%至10%的关税且向世贸组织(WTO)“追加起诉”。美中贸易战自7月初爆发,至此全面升级。通过这次美中贸易战大升级,特朗普政府的 “战斗”策略、美国各界及不同“派别“对于贸易措施的不同态度,以及美中双方围绕经贸问题进行的博弈显露得越发清晰。
策略:持久战与“边打边谈”
早在7月初美中贸易战爆发开始,这场“战争”就呈现出“持久战”的倾向。特朗普一直“执着”地强调美中贸易逆差巨大、美国不能一直被中国占便宜。双方相关官员在今年3至6月密集往来于北京与华盛顿之间进行磋商,都没有阻止贸易战最终爆发。而且,美国作为贸易战“主动”一方,其目前良好的经济形势可以缓冲贸易战带来的损害;中国立刻宣布采取等额关税措施,又体现了中国方面不退让的态度。现在,美国不仅把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范围从500亿美元上升到2000亿美元,还规划了从现在到明年提高关税税率的步骤,甚至明确表示如果中国报复,加征范围会进一步大幅扩大至几乎所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更清晰地显示了美方“持久战”的策略。
特朗普9月18日与波兰领导人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表示对与中国的经贸会谈持开放态度。来自美联社。
在宣布了2000亿美元关税计划之前不到一周,美方刚刚主动向中国提出进行部长级经贸磋商的要求。在这个计划宣布的次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美中之间(关于贸易的沟通)取得了很多进展、美方一直对会谈持开放态度;但美方“不得不做些什么,因为我们与中国之间有巨大的贸易不平衡和赤字”。具体到这次关税计划本身,“三步走”的加征关税措施其实也预留了磋商的余地。又要打贸易战、同时又要进行经贸磋商,这正体现了特朗普政府“边打边谈”的策略。正如8月下旬美方邀请中国官员来美举行副部长级经贸磋商,但磋商期间宣布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生效,特朗普和白宫官员也在磋商前后一再表示“中国没有解决美国的基本关切”;也正如几个月前中国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刘鹤和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来来往往进行了多次经贸磋商,但往往前脚刚刚缓和局势,后脚美方就宣布针对中国的贸易行动或措施。可见,“边打边谈”也是美方一直在采取的策略。
采取“持久战”策略和“边打边谈”策略,特朗普政府自有其多重目的。首先,“持久战”可以帮助特朗普为中期选举及2020年大选保证选民基本面——认为贸易及全球化损害了他们利益的“被遗忘的男人和女人们”——的支持;而“边打边谈”战略可以缓解贸易战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也就缓解了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消费者”中会有许多“非铁杆”的特朗普或共和党支持者;也就是说,最终还是为了缓和贸易战对中期选举的负面影响。特朗普今天(9月18日)发推特警告中国不要打击农牧民、工业工人以影响选举,就说明“选举”因素在其经贸行动中的关键性。第二,“持久战”和“边打边谈”的策略能够让美国企业做好寻找“中国制造”替代品的准备,也给了他们时间;这和本轮加征关税行动将健身追踪器、智能家居助理等产品从清单上剔除相互映证,目的就是给美国企业一个缓冲期,从而减少对美国经济的冲击。还有,坚定认为“中国占了美国便宜”的特朗普,也是在以“持久战”施压中国迫使中国让步,以“边打边谈”最大限度地在不“决裂”的情况下让中国满足美国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