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不正之风或受不公对待时,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
【侨报9月15日“四合院”时评】近日,大陆一系列“较真者”的新闻引发关注。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名选修课老师“无情”地给22名期末论文抄袭的学生判了零分,称不能姑息纵容;浙江金华一名小伙扶人反被讹后坚持起诉索赔1元,因不想让救人者承受跟他一样的恐惧;浙江宁波一男子因牛肉面里吃出一根头发去法院起诉后获赔千元,外界戏称“千金一发”……
中国人向来习惯隐忍谦让、息事宁人,然而,当今社会却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较真者”,才能刹住歪风邪气、净化社会风气,打造真正的法治社会。
多点“较真者”,才能让耀武扬威者“收起拳头”。在“一发赔千金”案中,店家先是称“有根头发很正常”,后来调解时又直言“你去法院走程序啊”,便是吃准了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选择自认倒霉吃“哑巴亏”的心理。当事人本来做好了一审、二审的准备,没想到店家一开庭就怂了。联想到此前的“天价虾”“天价理发”事件,在被曝光前,这些奸商不知已暗暗敲了多少人的竹杠,才敢如此变本加厉。
多点“较真者”,才能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中国法律法规虽已较完备,但一提起走法律程序,民众总是嫌费时又费钱,总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很多法律法规无“用武之地”。中国教育部此前发过多个严打论文抄袭相关文件,但若高校不落实,再多的文件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一次零分判卷才会让抄袭者有痛感,长记性,堪称“生动的普法课”。
“较真”的个人是在行使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帮助自己或他人讨回公道,“较真”的企业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则更大。此前,中国三一重工起诉奥巴马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胜诉,便为中企出海提供了一个维权样本。在此之前,曾有大量中企亦因“国家安全”问题收购失败,但“较真”的三一重工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用美国法则解决美国问题”。
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当遇不正之风或受不公对待时,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要敢于较真,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法院也要给予支持,立案不含糊、办案不拖沓,如此,才能形成人人知法、懂法、用法的氛围,为“较真者”撑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