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里·瓦拉克(Lori Wallach):全球贸易观察(Global Trade Watch)的负责人与创始人】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之战很有可能是长久的、持续性的,这符合特朗普本人和其团队的对美中贸易问题的认识与判断,在他们看来,提高关税是唯一途径,既可以增加美国的收入又可以降低贸易赤字,同时还能稳定红营的军心,三管齐下何乐不为呢。但其实真的是这样吗?贸易赤字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在上升;特朗普自己说靠关税可以填补美国负债的负担,但是美国国债巨额亏空岂是400亿美元的关税就能弥补的,特朗普的帐算错了。

在我看来,对中国施加关税的政治意味远远大于经济意义,特朗普是在用关税这根大棒逼中国与自己谈判。中双方目前的一个巨大争议话题就是知识产权侵犯与技术转让的问题,这跟中国国内的政治环境有关,但是也应该明白中国现在的发展路径是沿着美国当年的老路走过来的;复制、“偷窃”技术,然后转化成自己的技术——中国现在对美国做的,正是美国当年对欧洲做的。
美中可能还会有新一轮的交锋,但是由于美中贸易数额的不对等,美国还可以继续加关税,但是中国可能就没办法继续了。中国应该想想新的对策,是谈判还是继续?如果要继续,还有什么手段与工具?国际贸易一般遵循着两条路径:第一,遵守以WTO和自由贸易体系规定的游戏规则与贸易原则(played by the rules);第二,受益于现行体系与规则,最终成为全球贸易的强有力竞争者,然后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甚至是整个贸易体系的洗牌。后者也许会对中国有所启示。(侨报记者魏嘉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