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1个省份2018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上海、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3万元(人民币,下同),浙江、天津超过了2万元,其中上海以32612元居中国首位。
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破3万
中新网客户端中新经纬24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2018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上海(32612元)、北京(31079元)、浙江(24147元)、天津(20986元)、江苏(19885元)、广东(18709元)、福建(17016元)、辽宁(15337元)和山东(14967元)。
在31个省份中,上海、北京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浙江和天津超过2万元,位居中国前列。其中,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612元,排名中国第一。
上海:挣得多,花得多
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水涨船高。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0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
2017年上半年,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这8省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1万元。
其中,上海居民不仅挣钱最多,花钱也最多。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321元,是中国人均消费支出最多的地区。北京、天津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列第二、三位,北京为19670元,天津为14708元。
广东:人均工资占可支配收入近七成
另据广州南方网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东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8.99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从收入构成来看,上半年广东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647.38元,增长5.1%,占可支配收入的67.6%,是居民收入的首要来源;人均经营净收入2481.73元,占13.3%;人均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19.1%。从收入增长的贡献来看,贡献率最大的是人均工资性收入,达41.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5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7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需求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地巩固。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完)